第102章 古人對臺風的預測方法(第2/2 頁)
此也有學者認為,颱風這個詞可能是來源於粵語或者閩南語,在明末清初有了向內地普及的趨勢。”
[是個男:感覺這個最不可能,按照古代那個官話,粵閩桂這幾個地方的語言基本上就不可能傳播,因為太難了(捂臉)]
“而除了音譯來源之說外,還有地名說。
因為很多學者都注意到,在明末清初“颱風”這個詞大量出現的同時,對我國灣灣的相關文獻描述也增多了。
而歷史上我國沿海所經歷的颱風,很多都是經過我國灣灣地區之後進入大陸地區的。
因此有學者推測說,“颱風”有可能是我國灣灣地區在明末清初獲得大量社會關注之後的一個衍生詞彙,意思就是來自灣灣的超級大風。”
[夜班:閩省:感謝海對面的姊妹!]
[好像就是:哈哈哈,灣灣不想被感謝。]
康強笑道:“當然對於這種說法,也有學者反對,因為在古代,我國灣灣那個“臺”字跟颱風的“臺”,很長時間裡其實是兩個不同的字,他倆寫法不同並不相似。
這種反對有一定道理,但是在明清史料中,這個“颱風”詞彙確實是頻繁跟灣灣事務一併出現的。
所以到目前為止,颱風的名字轉變由來其實還是個懸案,讓人無從琢磨。”
[睡覺睡覺:害,還是懸案啊,我還以為主播能揭曉答案呢。]
“那可有點難為主播了。”康強苦笑道。
[大漢:那古人是怎麼預防颱風的啊?我們現代有科技,古人是靠什麼?地震儀?]
[說過吧:地震儀預測颱風……你腦洞真大。]
康強在腦海中回憶了一下,這個答案他有看見過,沒幾秒便回憶起來了。
豎起食指說道:“首先,透過觀察天象來判斷。
在唐朝時期,黃子發的《相雨書》透過觀雲、察日、看星來推測風雨。
而黃子發這個人生卒年不詳,但我們知道他是唐代人,並且他寫了一本書叫《相雨書》,關於他的生平事蹟沒有被流傳下來,但這本書卻被流傳了下來。
另外唐朝劉恂則在《嶺表錄異》裡直接記載了預測颱風的方法:南海秋夏間,或雲物慘然,則見其暈如虹,長六七尺,比候則颶風必發,故呼為颶母。忽見震雷,則颶風不作矣。
除此之外,古代人還透過風向變化來占卜吉凶,但也利用了一些科學的知識,最著名的當屬李淳風了。
在其著作《觀象玩佔》裡對就對風進行了分類。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