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二一章 併購是手段,要為戰略服務(第1/4 頁)
第121章 併購是手段,要為戰略服務
這麼大規模的併購,是一個非常複雜的過程,過去一個多月,趙平其實組織的都是對RcA諸多資產的盡調評估工作,而且也只是進行了一半。
為了這次併購,趙平不僅從英豪公司抽調了很多技術專家,組成了專業的技術團隊,也高價聘請了律師、會計師、投行做為顧問,等到這次併購完成,僅僅是付給這些中介機構的費用,就要超過1000萬美金。
接下來的一個多月,陳兵也沒有閒著,不僅親自參與幾次團隊與RcA公司的協調溝通會,而且也一直在詳細檢視關於這次併購的諸多資料。
隨著盡調的全面展開,RcA公司這兩部分資產的相關資訊也逐漸彙集了起來,陳兵結合前世的記憶,也逐步捋清了RcA半導體業務,從崛起到衰落的來龍去脈。
RcA歷史很悠久,他的中文名字是美國無線電公司,早在二戰之前,就憑藉在廣播、通訊領域的技術優勢,發展為燈塔的龍頭廠商之一。
眾所周知,燈塔國電子科技業的興起,得益於50、60年代諸多軍事技術的民用化。RcA進入半導體領域,也是在這個年代。
二戰時期,燈塔國透過承包和分包合同分撥給科學研究的鉅額資金。燈塔國科學研究與發展辦公室和 140多家學術機構及 320多家公司簽署了超過 2300份研究合同,總價值約 3.5億美元。
很多大型企業在其中受益明顯,獲得了豐厚的資金:At&t獲得了 1600萬美元,通用電氣獲得了 800萬美元,RcA、杜邦和西屋分別獲得了 500萬至 600萬美元不等。
1945年,二戰結束,冷戰開啟,一份重要的科學政策報告,被提交給總統羅斯福,奠定了之後幾十年,燈塔國的科技發展脈絡。
這份名為《科學無邊界》的報告中,把基礎研究定義成那種“不為任何實際應用成果考慮”的科學前沿探索,並提出了對於基礎科學作用的,一種前瞻性設想。
這種前瞻設想的核心邏輯就是:從基礎科學開始,平穩地發展,然後必然會延伸到製造和生產,最後到技術或創新;基礎科學研究的投入,其結果必將帶來更多的技術、創新和整體經濟增長。
正是在這個報告思想的指導之下,燈塔國政府投入了大量的資金,支援大學等科研機構的基礎研究,同時又給予企業大量的研發合同,誘導大型企業設立研發實驗室。
因此50年代,是燈塔諸多的企業實驗室發展最快的年代,Ibm、通用電氣、RcA等大型企業,都紛紛設立大型的研發實驗室,從事基礎科學的研究。其中成果最顯著的,就是大名鼎鼎的貝爾實驗室。
RcA實驗室分部,在 1945年之後擴充套件了位於新澤西州普林斯頓附近的基地,並開始從事彩電和半導體方面的研究工作,這就是RcA普林斯頓實驗室的由來。
到 50年代中期,RcA公司的普林斯頓實驗室,工作人員中有一半是理論科學家,超過 75%的合同是與軍方簽訂的。
這也就是為何後世,很多電子科技的源流,都發端於燈塔的原因。也是為何RcA有那麼多基礎發明的原因。
順便說一句,陳兵之前向施樂公司購買的視窗介面創意,其實也是施樂公司這種基礎實驗室的產物。
整個五六十年代,這種理論都被那些燈塔大企業的領導人所接受,併成大企業的重要經營策略。
但進入70年代,這一程序卻被一群“撿便宜”的人打斷了,這些大企業開始逐步放棄了對基礎科技的研發投入。
這些“撿便宜”的人是誰哪?就是矽谷那些創新科技公司和他們背後的風險基金。
基礎科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