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章 侯長史執行生產互助組的任務(第1/3 頁)
第22章:侯長史執行生產互助組的任務
陳華透過意識講解向侯長史傳送著生產互助組的理念。
侯大貴全神貫注地聆聽著陳華的解說,隨著陳華深入淺出的描述,關於生產互助組這一創新理念在他腦海中逐漸成型,脈絡愈發清晰。他體會到了一種前所未有的豁然開朗。
實際上,生產互助組的理念相當直觀,即按照人口規模將百姓編組成工作小組,每個小組均配給耕牛和耕具等必需的生產資料,且這些工具在組內成員間實行共享。在耕種與收穫時節,各個小組成員協同作業,共同推進農業生產。在陳國現行體制下,採取這種方式有望大幅度提升農業生產效能。而小組的領導者,即隊長,承擔起規劃生產任務及督導工作的責任。
對於侯大貴而言,這是一個全新的制度設計,不同於大陳國以及歷朝歷代單純關注土地分配和稅收徵收的傳統做法,陳華的方案前所未有地將農業生產組織化直接延伸到了平民百姓層面。
陳華敏銳地捕捉到了侯大貴的思索神情,事實上,他借鑑了現代集體合作生產的智慧,試圖在大陳國普遍處於小農經濟自我封閉狀態的基礎上破冰前行。然而,目前他的封地恰恰因為門閥貴族大規模的土地兼併,導致生產力嚴重下滑。
提出推行生產互助組的舉措,實屬無奈之舉,面對封地窘迫不堪的局面,唯有透過強有力的組織和動員,才能加速擺脫落後的生產狀態。在當前生產力水平低下的現實背景下,他堅信這種集體協作的生產方式能極大地提高效率。在國家面臨嚴峻挑戰之際,某種程度上,集中的計劃性經濟管理就像一把銳利的武器,相較於放任自流的無序狀態,更能有效地挽救頹勢。
在陳華的科技源石知識傳送的影響下,侯大貴對於生產互助組的架構及其潛在效能有了更深層次的理解,愈發認同這一改革措施的重要性。尤其在封地土地日益集中於權貴手中的情況下,強化政府管控,避免百姓喪失更多權益,成為了刻不容緩的任務。
"殿下,您的見解令下官受益匪淺,我這就著手安排各州官府啟動生產互助組的組建工作,並將耕牛和耕具合理分配下去。"侯大貴表達了決心。
陳華立即予以指導補充:"在實施過程中,務必注意對那些自願將自家耕牛和農具貢獻給互助組使用的富裕農戶,給予適當的獎勵或補償措施,同時,我們必須制定相應的法律法規,確保這些重要生產資料在集體使用過程中的安全與合理維護。"
侯長史再度恭敬地施禮,隨後滿懷著期待與緊迫感,徑直奔赴都督府執行新的指令。儘管這種全新的生產模式對於他來說前所未聞,但在充分理解其內涵之後,他深信這將有力推動京州地區農業生產的快速復甦與振興。
走在通往都督府的路上,侯長史心中的困惑愈發濃郁。眼前的陳華與記憶中那個晉王相比,判若兩人,展現出的智慧與深謀遠慮令人刮目相看。他不禁揣測,是否之前的晉王一直刻意韜光養晦,有意隱藏了自己的才華與抱負,以免引起其他皇子的敵意和戒備?最近的刺殺事件,或許就如同一道催化劑,迫使晉王認識到藏拙避禍的時代已然過去,必須挺身而出,積極主動地治理封地,以應對隨時可能降臨的危機。
侯長史停下腳步,回首看向遠處巍峨的晉王府邸,眸中閃爍著深邃的思緒,似乎在透過那層磚瓦尋找答案,試圖解讀晉王這突如其來的轉變背後的真實動機與未來的佈局。
彼時,身處晉王府的陳華亦朝著都督府的方向投去一瞥,深知侯長史胸懷壯志,胸襟廣闊。這個時代之士人,鮮有不心憂國家社稷、情牽黎民百姓者,換言之,那時的讀書人大多具有高尚的追求與堅定的操守。
侯長史之所以被譽為最為剛直不阿的言官,正因為他飽含理想抱負,對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