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六七章 全球半導體產業大變局(第3/5 頁)
這當中最經常被媒體提到的,就是霓虹的所謂“工匠精神。”然而這種夾雜著“工匠精神”的科研模式,其實是在沿著既有的技術路線,在進行不斷深入。
在顛覆式創新、或開創式的創新方面,卻沒有任何的優勢,甚至可能會成為禁錮創新的力量。
霓虹的所謂“工匠精神”,其實與霓虹的財團體制,有非常緊密的聯絡。
霓虹的大財團,幾乎把控了霓虹經濟的方方面面,而那些小的公司,只需要去對這些大財團進行配合,成為整個經濟結構中的一個小小螺絲釘。
當那些小的公司,沒有什麼真正的自主權,只能憑藉“工匠精神”,成為大財團的賺錢機器時,其實整個社會的創新能力就受到了極大的束縛。
而在東芝機床事件之後,東芝成了被宰殺的雞,其餘的幾乎所有的霓虹財團都成了被嚇到的猴子。
這些財團掌控下的霓虹的半導體產業,已經不敢去與燈塔進行對抗了,甚至可以說他們在主動放棄半導體領域,轉而在半導體更上游的裝置、材料領域,去尋求生存空間。
從某種意義上說,這些霓虹財團的決策是相當“聰明”的,放棄了半導體制造這一領域,避開了與燈塔的巨大沖突,而在更上游的領域,他們卻保住了相當一部分的利潤。
只不過,沒有了完整的產業鏈,霓虹的這些半導體裝置、材料業務,就只能依附在了燈塔的主導的全球產業鏈之上,再沒有了獨立自主的可能。
這一次燈塔與霓虹的半導體爭端,是全球經濟的一次重大事件,影響極為深遠和廣泛,當然不會只是以霓虹半導體的自宮來進行收尾,而是一直在影響著未來幾十年的全球經濟格局,尤其是全球半導體產業的格局。
在燈塔的內部,這次半導體產業爭端過程中,一個後世影響力巨大的組織開始粉墨登場了,那就是燈塔半導體工業協會SIA(Semiductor Industry Association)。
燈塔的半導體產業在50年代就開始發端了,到了70年代就已經是規模巨大的新興產業了,但在這二十多年的時間裡,燈塔一直都沒有什麼專業的半導體行業協調組織。
直到1977年,在INtEL的極力倡導之下,燈塔半導體工業協會SIA才得到成立。而INtEL的創始人諾伊斯則成為了燈塔半導體工業協會SIA的主席。
1984年,在SIA的推動下,燈塔出臺了《半導體晶片保護法》,之後更是由ISA在1985年,直接發起了對霓虹半導體產業的反傾銷訴訟。
甚至可以說,SIA一手推動了燈塔對霓虹半導體產業的制裁,而自此之後,這個半導體工業協會SIA,就成為了燈塔諸多半導體相關政策法案的背後推手。
到了1987年,半導體產業協會SIA與燈塔國防科學委員會共同牽頭成立的燈塔“半導體制造技術研究聯合體”( SEmAtEch),更是代表燈塔的半導體產業發展方向,出現了明顯的變化。
客觀的說,燈塔的一套制度,在鼓勵創業創新方面,確實是有很獨到之處的,燈塔半導體產業的早期發展史,幾乎就是一系列創新企業的成長髮展史。
從燈塔半導體產業的搖籃--仙童開始,到INtEL逐步興起,創新公司才是燈塔早期半導體產業發展,最核心的推動力量。
而在這段半導體行業的起步期,不少公司其實也是靠著仿製、逆向工程、專利抄襲而起家的,例如本書裡已經多次提到的Z80和6502兩枚影響深遠的晶片,都是逆向工程的產物。
而INtEL憑藉第一個推出商業dRAm,一度坐上了第一儲存器廠商的寶座,而它的競爭對手們,就是靠著技術抄襲,追趕上來的。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