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5節(第1/3 頁)
楊瓚知道後,特地尋牛主簿談話,勸對方不必過於“勞累”。
沒料想,牛主簿眼一瞪,大聲道:“僉憲此言差矣!番糧得之不易,如能高產,將活邊塞萬人之命。下官便是拼了這條命,也是值得,何言勞累!”
楊瓚眨眨眼,到底閉上嘴巴。
這樣的人,絕對的實幹派。
雖然固執,卻是固執得可愛。
歸根結底,是他做的不對。不該未經思索,就打擊下屬的工作積極性,應該反省。
事後,牛主簿回過神來,立即向楊瓚道歉,臉色隱隱發白。
楊瓚搖頭輕笑,道:“是本官不對。于田畝之事不甚瞭解,輕易插嘴,實在不該。主簿一心為民,可為官員楷模,請受瓚一拜。”
楊瓚躬身,牛主簿很是激動,滿面赤紅。
“楊僉憲言過,下官委實慚愧。”
三言兩語,裂痕消弭。
牛主簿繼續在田間忙碌,但也將楊瓚話記在心上,注意收斂,沒有妨礙農人種麥。
楊瓚偶爾出城,看到玉米棒抽穗,惦記嫩玉米的味道,不覺溢位口水。
見有邊軍和農人走過,立即擺正神情,迅速轉身,以最快速度回城。
讓眾人看到,英明神武的楊御史,竟站在田頭流口水,實在損傷形象,絕不可為。
回到城內,多數時間,楊瓚會拜訪新任鎮守太監,助其熟悉營務。餘下則用來關注京中訊息。
自藩王事發,楊瓚回京的時間隨之延後。
晉王、寧王、安化王及半數宗室捲入漩渦,朝堂之上定不太平。
據可靠訊息,就如何處置,六部九卿意見不統一,數次群毆。戰鬥力旗鼓相當,分不出勝負,多數含恨撲倒。自尊心倍受打擊,告病罷工。
作為推動事件發展,為天子出謀劃策之人,這個時候回京,不是自找麻煩?
之前一場大戰,楊御史亦有斬獲。但臨陣殺敵和同僚對毆,完全是兩個概念。否則,朝中武將也不會見到文官擼袖子,就遠遠躲開。
不是打不過,而是下手沒有輕重,稍不留神,打死怎麼辦?
楊瓚體力一般,卻有金尺長劍在手。
這等犀利兵器,非必要,還是不要用來傷害同僚感情。
劉公公就可以被傷害?
這個嘛……楊御史揹負雙手,邁著新掌握的四方步,走出新建官衙,瀟灑留下二字,再議。
朱厚照深體楊瓚“辛苦”,特地下旨,楊先生可再留數月。但是,朕生辰之前,必須還京。
楊瓚領旨謝恩,留在鎮虜營,一邊屯田,一邊借錦衣衛渠道掌握訊息,判斷時局。
八月末,天子下敕,安化王心懷不軌,對先帝口出怨言,罪大惡極。念其主動認錯,舉發寧王有功,免死,除爵,貶為庶人,全家發貴州龍場驛。
王府屬官幕僚,除三人之外,均隨其流放。
值得一提的是,閆璟被定為幕僚,加入流放名單。舉發反信之功,由王府長史頂替。
身在官場,眼色十分重要。
姓閆的敢和楊僉憲玩心思,且有舊怨,無需楊瓚親自動手,自會有人代勞。
內中運作,乾淨利落,任誰也挑不出毛病。
平白得功的長史,自會對楊瓚感恩戴德。流放貴州的閆璟,翻身無望,能不被安化王捶成破鼓,就是謝天謝地。
王位繼任者,聖旨上未提出一字。
安化王的叔伯兄弟,侄子侄孫,都是眼巴巴的瞅著,滿懷希望,爵位能落在自己頭上。
苦等半月,天子終於下旨,將爵位賜給楚府嫡次子。
眾人傻眼。
非是爵位不能旁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