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1節(第2/3 頁)
據,打死鄭賜也不會再同他扯上關係。平日裡的故交好友,同窗同僚也是有多遠跑多遠,恨不能在他活著的時候就割袍斷義,撇清關係。
解縉為何會被一貶再貶?原因之一,即是同平王走得太近。
朝臣私結藩王,嚴重點說,罪同謀反。即使是皇帝的親兒子,證據確鑿,照樣從嚴從重處罰。
許侍郎自己找死,怪不得旁人。
同樣的,遠在貴州的平王也讓永樂帝更加不喜。
早朝之後,宮中特遣太醫院趙院使過府,為鄭尚書診脈。
趙院使診出的結果同劉院判一樣,舊疾,年邁,辭官休養或有數載壽數,繼續在朝,恐無多少春秋。
聽完回報,朱棣沉默良久,最終嘆息一聲,下令開內庫,取上等藥材並寶鈔五百錠送至在鄭府。
“賜本善人,和厚易直,為國之大才。”永樂帝提筆,旋又放下,只令白彥回傳口諭,“傳朕言,囑其好生養病。”
“奴婢遵旨。”
退出暖閣,白彥回遣人知會司禮監和內官監,開天子內庫,即便有聖意,也必須叫上兩監掌印。
白公公離開後,錦衣衛指揮使楊鐸請見。
“宣。”
永樂帝隨手翻一封奏疏,看了兩眼就丟到一邊。
錦衣衛上報,蘇松諸郡大水,有司卻蔽而不聞。遞上奏疏,卻說什麼檜花為瑞,不知所云!比照青州貪墨案,兩府三司都要問罪!
“臣參見陛下!”楊鐸跪地行禮。
“起。”朱棣問道,“何事?”
“稟陛下,貴州回報,平王於普安州私設儒學,數名大儒慕名馳奔。”
朱棣猛然抬頭,目光如電。
“可有實據?”
楊鐸取出備好的條子,呈送到御案前。
不到百字,詳細列出儒學所在,教授的各項課程。以及授課儒師名姓籍貫,是否曾被朝廷徵辟,在朝為官。
捏著條子,朱棣氣得眼底泛紅,怒極而笑。
這張紙上,至少有三人曾被朝廷徵辟,卻端著架子,不肯給他面子。如今卻主動投向平王,在儒學中授課?在這些士人眼中,他竟然不如自己的兒子?!
好,很好!
朱棣怒火中燒,似猛虎要擇人而噬。
楊鐸恭立不言,不喜不怒。
“楊鐸。”
“臣在。”
“再派人去普安州。”將薄薄的宣紙一點一點攥緊,握在掌心,朱棣一字一句道,“這上面的人,都給朕‘請’到京城來。”
“臣遵旨。”
楊鐸領命,退出暖閣。
陽光依舊刺眼。
楊鐸微微眯起雙眼,狹長的眼尾,似帶著鋒銳。站在門旁的宦官不由得退後一步,打了個哆嗦。這位楊指揮使,愈發的沒有人氣了。
回到錦衣衛北鎮撫司,楊鐸即刻遣同知紀綱帶校尉力士十數人趕往貴州。
“爾等歸來,天子定不在京城。人先關進詔獄,不必動刑,等天子北巡歸來再做計較。”
“是!”
紀綱領命,走出被鎮撫司前堂,親自點人,備好馬匹路引,趕在城門關閉前飛馳而出。
彈劾錦衣衛?
想把錦衣衛當墊腳的石頭踩?
紀綱冷笑,親王如何,得士人擁護又如何?鈍刀子割肉,可比一刀瞭解痛上百倍千倍。
對楊鐸,紀綱佩服,更多的卻是恐懼。
探子上報的訊息,分開看都算不得大事。換做平時,興辦儒學,平王或許還能得到嘉獎。可偏偏趕在許思恩事發,天子氣不順,經指揮使上報,立刻引來雷霆之怒。
如果之前對楊鐸還有一絲不服,自此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