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1節(第1/3 頁)
孟清和想哭。
親哥念著他,他感動。可惹到了國公爺的後果,委實讓人後背發涼。他開始認真考慮搬到西廂睡的必要性和可行性。不搬的話,告假天數必將創下歷史新高。
不過,國公爺會讓他囫圇個的卷著鋪蓋挪地方?
參照往日經驗,可能性無限趨近於零。
抹把眼淚,他還是提前準備好假條吧……
永樂六年八月末,朝廷布告天下,天子九月北巡。
未幾,朝廷的使節和封賞馬哈木的敕書送抵瓦剌本部。
馬哈木受封順寧王,他的兩個弟弟分別被封為賢義王和安樂王。
明朝使節表達了永樂帝扶持瓦剌的誠意,送上的糧食,茶葉,布帛和鐵器黏住了瓦剌各部頭目的雙眼。尤其是五百鐵器,差點讓各部頭目當著使節的面打起來。
勉強壓服眾人,馬哈木嚮明朝使節表示,大明的意思他了解,一定給韃靼好看!
“請天使稟告大明天子,臣同本雅失裡阿魯臺不共戴天!”
馬哈木想得很明白,韃靼被滅掉,大明也不可能跑到草原上安營紮寨。到時,空出的地盤還不是自己的?唯一需要提防的只有兀良哈。大不了草場平分,再向大明要求封賞,得到的利益也少不了。
什麼唇亡齒寒,內部矛盾,在豐厚的賞賜和可能得到的利益面前,全都是渣。
第二百零九章 沒有最找死,只有更找死
永樂六年九月,朔望視朝,禮部上天子北巡儀狩。
“夫巡幸者,帝王之大事,四夷八方之人皆來朝見。於此,扈駕官軍不可不慎。容儀衛,盛京衛,旗手衛,錦衣衛之外,更宜於各衛所預選精壯有膂力之士,增益扈從之數,以瞻備不虞。”
“聖駕行經,親王離城一程迎候。郡王,鎮國將軍,輔國將軍,奉國將軍,鎮國中尉,輔國中尉,奉國中尉,縣主,郡君,儀賓皆循此例。”
“鎮守,三司,官吏軍民於境內朝見,非經過傳召,毋得出境。”
“道途供應節備,毋得擾民進獻。”
“行經省府州縣,凡有重事及四夷來朝進表,俱飛馳達御駕行在所。小事送文淵閣,再送御前。”
禮部尚書鄭賜手持笏板,有條不紊,逐一上奏相關條陳。
永樂帝時而頷首,時而蹙眉,卻始終沒有打斷鄭賜。
“陛下幸北乃國之大事,諸項既定,當可佈告天下。”
話音落下,鄭尚書拱手下拜。
永樂帝沒有提出任何異議,當即下旨,令隨扈官員依禮部條陳施行。
“陛下聖明。”
鄭尚書起身,退回左班。站定時,臉色微白,借寬袖遮掩,吞嚥數下,總算沒有當殿咳嗽出聲。
禮部尚書夏元吉站在鄭賜左側,見狀,低聲問道:“鄭宗伯體有不適?”
“無礙。”鄭賜搖頭,聲音沙啞,“舊疾而已。”
夏元吉沒有再問,地點時間都不合適。
吏部尚書蹇義和兵部尚書金忠交換了一個眼色,面現瞭然。
自年中,鄭賜多次告假。數月前,鄭府延請太醫,劉院判親自前往診治。經數月湯藥調養,病情仍不見好轉,反倒愈發嚴重。說不得,天子北巡歸來,禮部尚書便要換人。
禮部左侍郎為人耿直,有才具,卻少變通。右侍郎善鑽營,人品有瑕,為上所不喜。觀五部,天官以下,惟前吏部左侍郎許思恩德才兼備,早年由國子監生署刑部主事,累遷北平按察使司副使,上靖難有功,升刑部左侍郎,同鄭賜共事歲餘。若非捲入山東青州案,下詔獄身死,定會為鄭賜舉薦。
再多無奈,人也已經死了。
傳言從許侍郎家中搜出了私結藩王的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