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7節(第2/4 頁)
一名商賈大笑著拊掌,盛讚大明之威。周圍之人紛紛附和,也是大聲叫好。
路過的應天府衙役順著聲音瞅兩眼,鐵尺在掌心裡拍了兩下,倒也沒上前斥責這些人聲音太大,影響市容市貌。倒是說話的人見著一身皂服的衙役,自覺降低了聲音,可臉上的激動和興奮之色卻怎麼也消不下去。
隔著兩桌的幾名兀良哈部落勇士在靖難中,親身體驗過大明的巨炮,鄰桌的女真人也在遼東見過邊軍使用火炮的情形,聽到聲響,都是不由自主的打了個寒戰。
能震聾耳朵的巨響,嗆人的黑煙,將人和戰馬砸成肉泥的巨大鐵球。
只是想想,都是手腳發涼。
兀良哈歸附大明已久,壓下心頭的恐懼,很快恢復常態。
女真人則是互相看看,認為部落頭領的謀劃,簡直是異想天開。如此強盛王朝,歸附尚且來不及,還想打其他念頭,完全是摸不清東南西北,不知山有多高海有多深。
城外,大寧進獻的兩門火炮不再嘶吼,邊軍開啟炮膛,將子炮取出。
幾百米外,黑煙散去,幾個被鐵球砸出的深坑和破碎得不成樣子的木人赫然在目。
朱棣策馬上前,看著足有三百斤的火炮,問道:“這便是夷人的火炮?如此威力,當真是了得。”
護送火炮進京的周榮跪地,口稱萬歲,在朱棣叫起後,才道:“回陛下,此炮確依夷人圖紙所造。然制炮期間,工匠多有改進,威力更盛,且不易炸膛,實已大有區別。”
“善!”朱棣撫過頜下短髭,得知火炮尚未命名,當即賜以“佛郎機炮”之名。即是夷人獻上圖紙,自當以此命名。
歷史上的佛郎機炮,就此被孟清和和永樂帝聯手蝴蝶一把,提早一百年出現在大明的軍隊中。
此後又被大明的工匠們不斷改進,成為了舉世聞名,讓海盜威風喪膽,歐洲人爭相效仿的“大明版佛郎機火炮”。
將火炮圖紙帶到東方的迪亞士,因為在史書上留下了重重一筆。
雖然發現好望角一事被某人蝴蝶了,迪亞士的後人卻並未因此沒落。相反,為同大明締結友誼,獲得絲綢和瓷器的貿易權,這個盛產冒險者與航海家的家族被歐洲各國的國王和貴族追捧,獲得的財富和榮耀更是難以計數。
除火炮之外,大寧還獻上了高產的作物良種。隨火炮良種一同進上的,是研發製造火炮及改進糧種的工匠和軍漢名單。名單之後,才是督造火炮並參與此事的兵仗局和大寧都司官員。
各人所司,皆有註明,不瞞報也不貪功。
永樂帝看後,不由得感嘆,這才是做實事的人!
心情大好之餘,大筆一揮,大寧都司,北京兵仗局和大寧雜造局都被予以重賞。定國公和興寧伯更是遭到了點名表揚。兵仗局總領太監白彥回沒被點名,卻得天子賜服,換上新衣服,來回踱著方步,笑得見牙不見眼。
孟清和的奏疏上,提及夷人火炮可再加改進,不只能用於陸戰,更可用於海上戰船,永樂帝對此愈發重視。
鄭和船隊即將起航,臨時加裝火炮肯定是來不及了,乾脆下令浙江等都司集合工匠熟手,建造船廠,大批製造海船。船造出來,火炮自然是想怎麼裝,就怎麼裝。
造船的經費不是問題,戶部沒有,直接從內庫出。
造船的材料也不是問題,遼東和西南實行水土保護,不能隨意伐木,完全可以向安南占城和暹羅等番邦購進。木頭和繩子可以賣錢,竹子和鐵礦石也能換得糧食,就算番邦的國王大臣不上鉤,下邊的土司頭人和寨民也會主動和明朝交易。
不過是砍幾棵樹拉去賣掉,換些布帛糧食,國王管得著嗎?
要治罪?土司頭人可以帶領大家一起歸化大明。成了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