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8章 淮南王劉長之死(第3/4 頁)
官兵,劉長卻拒絕接受,並謊稱軍中無老苦者。南海人王織上書向皇帝敬獻玉璧,淮南國中尉‘忌’卻燒燬書信不予上奏,朝中官員傳喚‘忌’論罪,劉長拒不奉令,謊稱‘忌’生病。國相春請求劉長准許自己前往,劉長認為國相春這是要背叛自己投靠朝廷,遂將國相春判處死罪。
淮南王劉長罪行累累,臣等請求陛下將劉長依法治罪。”
當淮南王劉長的罪狀被查明後,以丞相張蒼為首,對劉長早已不滿的廷尉、宗正等上百名官員聯名上書,要求判處淮南王劉長“棄市”,公開處死。
在群情洶洶的情況下,漢文帝劉恆卻依舊展現了自己的仁義,力排眾議的下詔說,“赦免劉長死罪,廢除其王位,遷往蜀郡嚴道邛郵,盡誅同謀者。”之後,漢文帝命人將劉長裝入囚車,命令各縣依次轉運。
中郎將袁盎作為漢文帝的寵臣,自然知道漢文帝此舉意在震懾諸侯王,收回地方大權,但卻認為漢文帝的處置方式欠妥,畢竟蜀道過於難行,如果劉長死於途中,會導致漢文帝一直以來營造的仁義形象受損,因此勸諫道,“陛下向來驕縱淮南王,不加以限制,以致陷入如此境地,如今卻又突然予以嚴懲。淮南王本就為人剛直,如果在路上遇到風寒而死,恐怕人們會認為陛下不能容人,反而會導致陛下揹負殺弟之名,到時又該怎麼辦呢?”
漢文帝認為袁盎說的不無道理,遂下詔命徹侯和兩千石以上的官員們共議。
對於一向重視君臣禮儀的丞相張蒼等大臣來說,淮南王這種目無君王、毫無法度之人,流放已經算是仁慈了,因此再度聯名上書要求漢文帝依法嚴懲劉長。
漢文帝則批示說,“我不忍心依法懲處淮南王,還是赦免了他的死罪,廢掉他的王位吧。”
對此,張蒼等大臣仍不滿意,第三次上書說,“劉長犯有大死之罪,陛下不忍心依法懲治,施恩赦免,廢其王位。臣等請求將劉長遣往蜀郡嚴道縣邛崍山郵亭,令其妾媵有生養子女者隨行同居,由縣署為他們興建屋舍,供給糧食、柴草、蔬菜、食鹽、豆豉、炊具食具和席蓐。臣等冒死罪請求,將此事佈告天下。”
漢文帝無奈,只好下詔說,“準請供給劉長每日食肉五斤,酒二斗。命令昔日受過寵幸的妃嬪十人隨往蜀郡同住。其他皆準奏。”
漢文帝認為自己對劉長的處置已經算是仁義,然而事情的發展卻遠遠超出了他的預料。
漢文帝雖然下令沿途各縣承擔轉運任務,但地方官員卻不知道皇帝到底是什麼意思,是真的有意從輕懲處,還是行仁義之名,有意讓他死在途中,再加上淮南國大批官員被殺,而且朝廷官員皆主張嚴懲,地方官員也擔心受到劉長的牽連。結果,在囚車前往蜀郡途中,地方官員在轉運之時,根本不敢開啟囚車,甚至很多地方官員連飯都不敢給劉長送。
囚車行至雍縣時,因見到囚車中毫無動靜,雍縣縣令這才大著膽子命人開啟囚車,結果發現劉長已經身死,連忙將訊息上報漢文帝。
漢文帝也被這個訊息給震驚了,連忙找來袁盎商議,“我沒有采納你的勸告,結果淮南王真的死了,現在如何是好。”
袁盎本就反對將劉長遷往蜀郡,曾因此多次與張蒼當廷爭執,本就有些睚眥必報的他,面對漢文帝的詢問,當即便說道,“只要斬了丞相、御史來向天下人謝罪就行了。”
漢文帝對於袁盎的性格心知肚明,知道這是他怨恨張蒼等人的原因,因此並未採納,但也認為必須有人該為劉長之死負責,於是命令丞相張蒼、御史大夫圍拷問沿途各縣轉運的官員,凡是不與開封進食者,一律棄市問斬。同時下詔按照徹侯的禮儀將淮南王劉長安葬在了雍縣,並安置三十戶人家為其守冢祭祀。
漢文帝雖然有利用懲處淮南王劉長震懾各地諸侯的想法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