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8章 淮南王劉長之死(第2/4 頁)
,這是多麼艱難危險啊。大王您不考慮祖先的創業艱難,時常反省警惕、修身正行,回報先輩的大恩大德,反而想要放棄封國當平民百姓。
況且,貪圖出讓國土的美名,廢棄了先帝的大業,這是不孝。父輩打下江山,子輩不能堅守,這是不賢。不去守長陵,而要去真定,把母親放在父親之前,這是不義。多次違抗皇上的命令,這是不順。為名節守母墳以示高於兄長一籌,這是無禮。臣子有罪,重則問斬,輕則肉刑,這是不仁。把當百姓看得很重,而視王侯之位低下,這是不智。不努力學習鑽研大道,而憑感情衝動恣意妄為,這是不祥。以上八點,都是危亡之路,大王您卻都犯了。拋棄國王之位,展露專諸、孟賁的匹夫之勇,常常出入於危亡之路,依我看來,高祖皇帝的香火就在你這裡繼承不下去了,請大王想清楚。
過去周王殺死管叔、流放蔡叔,來安定周朝;齊桓公殺死公子糾回到齊國,齊國得以強大;秦始皇殺死兩個弟弟,將母親遷到雍地,用以安定秦國;頃王劉仲在匈奴攻代地時逃離,高帝剝奪了他的封國,以便執行國法;濟北王興居舉兵反叛,皇帝殺了他,以穩定漢室江山。可見從古至今的君王為了國家安定都不會顧及親情,大王反而想要憑藉兄弟關係指望皇帝寬宏大量,這怎麼可能?大王若不改正錯誤,等到朝廷將大王關押起來問罪,您又該怎麼辦呢?
我認為您應該痛改前非,向皇帝上書謝罪,皇帝聽了一定會高興的。皇帝高興了,諸侯王才能免罪,上下和睦,天下才會太平。還請大王接受我的建議。”
薄昭的這封諫信,看似在勸說劉長改邪歸正,然而考慮到劉長本就乖戾的性格,再加上劉長自身本就多有不法之事,實際上這封信非但起不到規勸的目的,反而很容易刺激劉長鋌而走險。
漢文帝六年(前174年)的一天,突然有官員上書朝廷,告發棘蒲侯柴武之子柴奇陰謀造反,且與淮南王劉長有勾結。
對淮南王劉長早已不滿的大臣們,得知這個訊息後,紛紛要求朝廷出兵予以剿滅,將劉長捉拿京城問罪。漢文帝劉恆卻仍然擺出一副仁君模樣,表示不願大動干戈,只是派使者召淮南王劉長入京。
淮南王劉長抵京後,漢文帝命丞相張蒼、廷尉等官員審問劉長。不久後,負責查案的丞相張蒼、典客馮敬、代行御史大夫事務的宗正逸、廷尉賀、備盜賊中尉福等人聯名上書,“淮南王劉長廢先帝法,不聽天子詔,居處無度,為黃屋蓋乘輿,出入擬於天子,擅為法令,不用漢法。擅自任用官員,讓郎中春任國相,網羅收納藏匿負罪逃亡者,不僅賜給財物田宅,甚至還給這些人封侯。淮南王麾下大夫和有罪失官的開章等七十餘人,夥同棘蒲侯柴武之子柴奇謀反,意欲危害宗廟社稷。他們派開章密報劉長,商議派人聯絡閩越和匈奴發兵響應,劉長接見開章後,兩人不僅數次密談,而且為其成家娶妻,又賜給二千石的薪俸。之後,開章派人報告大夫但,表示已經與淮南王商議妥當,國相春也派人向‘但’予以了通報。朝中官員發覺此事後,曾派長安縣縣尉奇等前去拘捕開章,劉長藏人不交,反而和原中尉忌殺死開章滅口,將其葬在了肥陵邑,並對辦案官員謊稱不知開章在哪裡。
此外,我等還查明,劉長曾親手殺死無罪者一人,命令官吏論罪殺死無辜者六人,藏匿逃亡在外的死刑犯,並抓捕無辜百姓為他們頂罪。劉長濫用私刑,給無辜者強加罪名,導致十四人被判四年以上勞役;又擅自赦免罪人,免除死罪者十八人,免除勞役四年以下者五十八人,反而先後封賞九十四個罪犯為關內侯。
前些時日,劉長身患重病,陛下派人賜贈信函、棗脯,劉長卻拒絕接見使臣。住在廬江郡內的南海民造反,淮南郡的官員奉命征討,陛下體恤淮南百姓貧苦,派使者贈予劉長布帛五千匹,命令轉發給奉命出征的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