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6章 濟北王劉興居反(第3/3 頁)
去世以後,漢文帝又透過打壓齊王一脈,拆封強國趙國的方式,極大削弱了諸侯王對朝廷的威脅。
從即位至今,不過短短三年時間,漢文帝卻透過各種權謀手段,迅速穩定了皇位,鞏固了皇權,此時漢文帝的皇位,已經無人能夠撼動。
如此情形下,如果僅是因為“諸呂之亂”以來漢文帝的食言,濟北王劉興居頂多會對皇帝有些不滿,私底下吐槽幾句,在自身實力十分有限的情況下,還不至於貿然挑戰皇帝的權威。然而,由於兩位兄長的離奇去世,出於對自己性命的擔憂,劉興居最終選擇了鋌而走險、拼死一搏。
雖然西漢初期推行郡國並行制,朝廷直接控制的地區並不算太多,但劉興居想要僅憑一郡之地挑戰中央朝廷,仍然無異於以卵擊石。更何況,劉興居受封也不過一年多,統治尚不算穩固,再加上此時民心思定,又有多少人願意跟著他造反。
不過,即便雙方實力懸殊,在性命時刻遭受威脅的情況下,劉興居也顧不得那麼多了,更何況他也並非毫無優勢。一方面,在楚王劉交和燕王劉澤去世之後,作為劉邦長子劉肥之子的齊王一脈,實際上已經成為劉姓諸侯王的領頭羊,而在兩位兄長去世後,作為劉肥第三子的劉興居,一躍成為了齊國一脈的大家長,再加上呂后執政以來,朝廷與諸侯王之間關係始終較為緊張,因此劉興居認為自己在諸侯王之中還是有些話語權的,一旦自己起兵,應該也能贏得一些諸侯王的擁護。
另一方面,此時朝廷正忙於和匈奴開戰,漢文帝劉恆更是擺出了一副御駕親征的架勢,劉興居認為在朝廷兵力受到匈奴牽制的情況下,正是自己起兵的最佳時機,自己雖然無力對抗朝廷,但聯手匈奴未必不可一搏。
更為重要的是,如今灌嬰率領漢軍主力北上邊塞,漢文帝劉恆巡視太原國,身邊帶的軍隊並不算太多,而太原國也不過是個小諸侯國,國中軍隊並不多,且並不像關中四塞之地那般易守難攻,正是襲殺漢文帝的大好機會。不願錯過這個機會的濟北王劉興居,悍然起兵叛亂。
漢文帝得知訊息,既顧不上繼續遊歷太原國,也顧不上討伐匈奴了,畢竟相較於外部威脅,諸侯王叛亂的威脅更大,如果不能及時將其平息,勢必會激發其他諸侯王的野心,立時便要天下大亂。
為了儘快平息叛亂,漢文帝立即命令灌嬰撤軍還京,加強關中防禦,並以棘浦侯柴武為大將軍,統率四將軍,領兵十萬東進平叛,又令祁侯繒賀為將軍,率軍駐守滎陽,阻止亂兵西進威脅關中。
同年七月,自太原國匆匆返回長安的漢文帝,為了瓦解叛軍,立即下詔說,“凡濟北國吏民,在朝廷大軍未到便停止反叛,以及率部投降或獻出城邑投降的,一律赦免其罪,且官爵復原。凡參與劉興居反叛但主動投降者,亦予以赦免。”
自秦末到漢初,天下持續戰亂不止,直到呂后執政以來的十餘年間,百姓才迎來了難得的休養生息時間,在社會秩序趨於穩定的情況下,已經逐漸習慣安居樂業平穩生活的百姓們,誰又願意繼續遭受戰亂。更何況,漢文帝即位以來推行的一系列惠民政策,早已深得民心,即便是濟北國的百姓,也不願跟著劉興居叛亂,因此在漢文帝的一紙赦令下,劉興居好不容易募集的軍隊,立時軍心渙散。同年八月,大將軍柴武率軍擊潰叛軍,俘虜濟北王劉興居,劉興居自知難以活命,遂自殺而死。
叛亂平定以後,漢文帝宣佈赦免濟北國中隨濟北王造反的官吏百姓,濟北國被廢為濟北郡,收歸朝廷統治。
雖然劉興居的叛亂並未掀起太大的風浪,但無疑加劇了朝廷與諸侯王之間的相互猜忌,使得漢文帝即位以來雙方好不容易緩和的局勢再度惡化。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