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8節(第3/3 頁)
的文官百分之八十以上神經衰弱。即便如此,也不能抱怨。
練兵是為北征大漠,是為揚大明國威。士兵起早貪黑在校場上摸爬滾打,不甘人後,多高的思想覺悟!
敢抵制?抱怨擾民?傳進天子耳中,斥責一頓免不了,丟了烏紗都有可能。
朱棣在山東的連串動作,起到了絕佳的震懾作用。不只隨行官員心驚膽戰,訊息傳回南京,六部也是一場地震。
戶部尚書夏元吉帶頭上疏請罪,戶部侍郎,郎中,員外郎,主事等人人自危,生怕明天就要被下崗,順便到大理寺和刑部幾日遊。這還罷了,若是錦衣衛拿著駕帖上門,那才真是大禍臨頭。
證實戶部確有官員同地方勾結,私徵糧稅,中飽私囊,一向嫉惡如仇的刑科都給事中周璟立刻上疏,彈劾戶部上下沆瀣一氣,同山東官員勾結,不顧民生疾苦,無視太祖成法,欺上瞞下,橫徵暴斂,以致民不聊生,不罪何以懲後?當苛以重罰!
周璟帶頭,留京的六科給事中,科道御史,紛紛上疏彈劾戶部違太祖成憲,不顧民生,應重懲戶部官員。戶部尚書夏元吉更有不察之責,必須摘其烏紗,奪其官印,以儆效尤。
彈劾奏疏送到北平,永樂帝看過之後,只發回四個字,回京再議。
未過兩日,北平又發來敕命,令戶部尚書夏元吉到浙西治水。敕令到後,五日內動身。
其他戶部官員都被晾在一邊,六科和都察院也沒接到隻言片語。
朝中文武面面相覷,難道天子不打算繼續追究山東的事了?
不可能。
高高抬起輕輕放下,扇巴掌只聽響不掉牙,絕不是永樂帝的風格。遑論此事牽涉到朝中與地方勾結,大量貪汙受賄,罔視皇令的嚴重問題。若天子不打算追究,隨駕的戶部官員不會未經大理寺審訊就被摘了腦袋。
若要繼續追究,又為何會派夏尚書去浙西治水?
治水是工部的活吧?讓一個成日同錢糧賬冊打交道的戶部官員主管水利工程建設,不說委派顧問,連個幫手都沒有,未免草率。 就算夏尚書愛好廣泛,博覽群書,學習過相關知識,也不代表能將理論完全用於實際。
一旦延誤治水的關鍵時期,關乎成千上萬人的身家性命,豈能如此兒戲!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