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7章 集賢院(第1/2 頁)
這個設想,便是建立起一套完整的科研體系。
“科教興國”是基本國策,如今教育體系已經走在了正軌上,但科研體系卻還未成型。
孟遇安從立足揚州的那幾年開始,就已經在很多方面推動技術的創新與進步,譬如當時幫助談素問設計產鉗、研究治療婦科疾病的方法,以及支援張大伯培育雜交水稻、鼓勵阿禾創作《農時經》等等。
但這些成果畢竟只是一些單個獨立的技術進步,所謂“孤木不成林”,倘若科研不能系統化,前進的步伐將依然是緩慢而受阻的。
因此,孟遇安決定要在這個時代建立自己的“國家科學院”,以逐級教育體系為依託,培養自己的“院士”。
為了完美融入時代,孟遇安將“國家科學院”取名為“集賢院”,下轄文理工農醫軍等多個領域,每個領域各自劃分更細緻的學科。
凡是能透過逐級教育體系的考核成功升入國子監就學者,且在國子監的學習生涯中表現尤為優異或取得突出成就,皆有資格進入集賢院任職,享受朝廷公費供養和最高禮遇。
在集賢院中,孟遇安設定了一套完整的職級升遷制度。
普通院士位比光祿大夫,秩兩千石;在此之上,加銀章青綬,位比銀青光祿大夫;再上,加金章紫綬,位比金紫光祿大夫。
院士能否提升職級,與其在集賢院的就職年限、任職聲譽、所做貢獻等多項指標息息相關,每三年評級一次。
全職院士在朝中沒有職位,只負責集賢院的科研事務;此外,孟遇安也設定了榮譽院士這一制度,用以加封在朝中有實職、且對科研有貢獻的官員。
談素問和張澤禾便位列第一批榮譽院士之列。
孟遇安的集賢院,對大祁朝野內外、廟堂江湖皆產生了巨大影響。
向下,至於鄉土村落,基礎教育的側重點不再完全放於經史辭賦,而是開始轉向實用學科,哪怕是曾經被視作坐靡廩餼的天文地質,也漸漸不再被人側目而視。
向上,至於煌煌朝堂,官員也意識到了另一條升遷途徑:只要能發現並提拔實用型人才,就如同在地方做出了政績一般,同樣可以彪炳閣臺。
孟遇安之所以能順利建起集賢院,離不開她多年以來的佈局和奠基。
培育出高產的新型水稻和《農時經》的編纂推廣,極大程度地解決了廣大百姓的口糧問題。人只有先吃飽飯,才會有精力去做別的事。
而鼓勵女性多多投身於社會生產建設中,則解放出更大的勞動力空間,不僅緩解了兵役的壓力,也促進了生產力的進一步提升。
年初的北伐將南北國界推至黃河流域,中原和江南獲得了和平安詳的環境,不用擔憂北燕的侵擾,百姓得以安居樂業。
更不用說宛洛之盟後搭建起的自下而上的逐級教育體系,直接為集賢院的落成壘上了最後一塊堅實的磚石。有了層層人才輸送,才能為如許清池提供源頭活水。
至於最後一點,便是在反孟案中“釣魚執法”,一舉清理掉朝中的頑固勢力,剩下的人幾乎全部都是孟遇安的擁躉。
天時地利人和俱全,建立集賢院也就順理成章、水到渠成了。
孟遇安看著自己苦心孤詣多年來之不易的成果,內心感慨萬千:
“我能為這個時代做到的事,大概也就是這些了。我引導不了的工業革命,就交給來人去做吧。希望我埋下的種子,在百年之後能破土而出;希望我擦出的火花,能在燃起燎原星火後薪火相傳。”
就連一向與孟遇安非親非疏、若即若離的顧焱,面對孟遇安此次大刀闊斧的改革,也有了新的認知:
“我從前以管窺豹,只覺得你很多想法不切實際。可這些年看你一路走來,才知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