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二十三章 勝利者才有的特權(第1/3 頁)
</dt>
“稱讚我是猶太女性的驕傲。”
湊在瑞恩的耳邊,娜塔莉壓低了聲音,“如果影片沒問題的話,他們會在這個頒獎季支援我。”
“這是好事。”瑞恩輕輕點了點頭,“親愛的,如果不出意外的話,你最大的對手會是詹姆斯?卡梅隆。”
“我上週見過吉姆。”娜塔莉顯然不認同,“他並不認為自己會獲獎,即使《阿凡達》有你們預料之中的那般成功。”
劇院的燈光忽然熄滅,銀幕上出現了發行方米拉麥克斯的標記,瑞恩沒有繼續說什麼,實際上詹姆斯?卡梅隆已經不在乎那座小金人了,奧斯卡最佳導演的份量在世界之王的心目中,恐怕還沒有一項新的電影技術重要。
卡梅隆本人也很清楚,這樣完全以cg製作的科幻類影片,也不可能獲得奧斯卡的青睞。
不過,迪士尼還是會為《阿凡達》公關,因為那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影片的商業收益,而公關的重點肯定不是最佳導演。
前世今生,《阿凡達》最大的奧斯卡對手,已經在大銀幕上拉開了序幕。
b連的拆彈小組由三個人組成,一次任務中他們犧牲了拆彈隊長,於是影片主角詹姆斯加入了進來。詹姆斯是個帶有英雄主義情結的人,他絲毫不畏懼自己的死亡,他根本不遵守作業程式,總是單槍匹馬的去拆除炸彈,甚至為了行動方便,不惜一次次的冒著危險脫掉拆彈服。
詹姆斯不像他的隊友那樣整天處於心驚膽戰的恐懼和“今天我們倖存了”這樣的祈禱狀態,他更像一個瘋狂的技術類高手,當他跟一堆炸彈卯上時,為了更專注起見他敢於放棄所有的安全措施。
這位老兄似乎把拆彈這樣危險的工作當成修車那麼簡單,就像駭客迷戀網路技術一樣,他明顯“沉迷”於拆彈的過程,當人們都已經撤離炸彈周圍,可以安全地引爆它時,詹姆斯拒絕撤離,為了戰友和伊拉克人民的生命財產安全,他總是堅持將炸彈拆掉。
很肯定的是,在拆彈過程中,詹姆斯獲得了一種強烈的快感,當他拆完炸彈,回到“悍馬”裡點上一支菸時,表情就像剛做完愛一樣,疲倦而滿足。
或許詹姆斯真的不畏懼死亡,偏偏是這個不畏懼自我死亡的人,在執行任務的過程中卻被他人的死亡所觸動著,包括美軍戰友和伊拉克人,這些人的死給他造成了難以磨滅的印象,隨著時間的推移,影響著他的心理和行為。
詹姆斯面對看不到的敵人,打一場不知道該和誰打的戰爭,這一切都讓他有些不知所措,但骨子裡美國人特有的英雄主義情結又讓他想透過自己的努力使眼前的一切好起來,因為在這個貌似虛幻的戰場上,戰友們的傷亡卻是實實在在的。
再來說這種英雄主義,當一個人懷著堅定的信念,有著明確的自我意識,同時在行動中表現出超出常人的勇氣和魄力,取得造福於群體的功績時,人們說他的行為具有英雄主義。
這就是影片的立場之一,美軍在其中的形象雖然並不高大,甚至與那些伊拉克人一樣都是弱者,卻無比的正面,這或許與《變形金剛》那種展現美軍強大的方式不同,但從本質來說,也沒有太多的區別。
因為他們都是在塑造美軍的正面形象。
當然,這些都是影片的基礎立場,它外面包裹著的全是‘反思’。
影片使用了紀實拍攝的手法,晃來晃去的肩扛攝像機鏡頭帶來了真正的伊拉克戰場,周圍到處是膽戰心驚的美軍士兵和螞蟻一樣的伊拉克人,身處戰爭之中,大家都是弱者。
武裝到牙齒的美國大兵隨時有可能坐上“土飛機”;伊拉克武裝分子也輕易地倒斃在美軍的槍下;平民們更是不用說,雙方的任何一個小小衝突,就足以碾碎他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