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五六章 將bh打造成基礎技術整合平臺與輸送渠道(第3/5 頁)
大規模的進口替代,減少海外資本從內地賺錢的能力,而且一旦結構被重新加固完成,那些支撐柱被內地掌控,就意味著內地的經濟自主性會極大的增強,對全球經濟體系的依賴度也會逐步下降。
燈塔能夠坐穩老大的位置,在經濟層面依靠的是美元體系,美元體系的基礎,是以美元進行結算的國際貿易體系。
內地如果了修復不穩定的經濟結構,經濟自主性不斷增強,就會削弱燈塔的控制力,而這就是燈塔所不能坐視的了,為了阻止內地修復經濟結構,各項變本加厲的限制動作,也就隨之而來。
陳兵重生回來,想要做的事情,就是彌補上一世的諸多“意難平”。這種不穩定形的倒三角結構,不僅電子行業有,其他行業中同樣也大量存在。
其他行業陳兵不熟悉,也就把目標定成了推動內地電子產業的崛起。說電子產業的崛起,其實是很空泛的,說的具體一點,其實就是要提前對內地的電子產業結構進行引導,儘量避免電子產業結構過於脆弱。
而這其中的核心,就是在內地電子產業規模快速膨脹的同時,積極搭建電子產業的基礎,儘量多建立能夠自己掌控的支撐柱。
英豪過去三年的發展路徑,其實與內地電子產業的普遍發展路徑是完全不同的。
英豪能夠快速崛起,其實主要依賴的是陳兵重生帶來的資訊差,能夠搶先佔據有潛力的未來市場,以此獲取暴利性的鉅額資本回報。
雖然英豪大量投資了內地,利用了內地的廉價勞動力資源,但英豪從來沒有依靠成本的優勢,去發動價格競爭,搶奪更大的市場份額。
英豪一直走的是高定價策略,內地廉價勞動力對英豪的貢獻,其實是利潤的大幅增加,而這些賺取的利潤,就被陳兵不斷的向上遊領域進行擴充套件和投入。
英豪的發展脈絡其實一直很清晰,是從下游的終端產品起步,逐步向上游的基礎領域不斷的拓展和佈局。
到了現在,英豪其實在下游終端產品領域的佈局,架構已經基本搭建好了。
在計算機領域,英豪已經是僅次於Ibm的第二大計算機硬體廠商,而且還推出了領先的作業系統和諸多基礎軟體、應用軟體,未來已經不需要再過多的拓展新領域,只需要跟隨整體行業技術的進步,保持自己現有的地位就可以了。
在通訊領域,英豪現在還沒有顯現出太多的技術優勢,但在移動通訊、網際網路通訊這兩個巨大的潛在分支市場,已經開始了提前的技術佈局,正在默默的夯實基礎。
等到這兩個市場開始爆發之後,陳兵前期佈局的效用,才會真正提現出來。
而在消費電子領域,陳兵沒有太大興趣,去發展那些已經比較成熟的傳統消費電子產品。除了電視機涉及到顯示技術這個巨大的潛力市場,陳兵進行了佈局之外,其他家電領域,陳兵就根本沒有去進行插手。
陳兵盯上的是未來才會出現的,那些新興消費電子產品,以陳兵所掌握的資訊差,和英豪已經成型的產品設計能力,未來適時搶先推出各種新興的消費電子產品,是順理成章的事情。
陳兵原本的大概規劃,是英豪依靠自己的資訊差,快速做大,不斷的在終端產品領域開疆拓土,然後用英豪的巨大需求,來拉動內地上游產業鏈的發展。
但真正實施下來,陳兵才發現,80年代,內地的電子工業基礎,遠比自己設想的,還要羸弱的多,對於市場經濟也缺乏理解,一時半會根本無法跟上英豪的腳步。
如此一來,英豪只能暫時放慢在終端產品上的擴張,將精力和資源,放在基礎產業鏈的打造之上。
否則英豪自己發展的再快,也不過是多出一個大型的電子企業,他自己成為所謂的富豪、首富,卻無法修補那種不良的產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