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三六章 英豪的歐洲攻略(第2/5 頁)
洲科技的開放性計劃,是由高盧率先提出的,並很快得到了諸多歐共體成員國的響應。1985年的4月,這個計劃在日耳曼的漢諾威被正式的發起。
“尤里卡計劃”並不是一個有明確內容的技術研發計劃,而是一系列開放性科技扶持計劃的總稱,他的核心特點,就是用政府補貼的方式,支援歐洲民用科技的全面發展。
而承擔尤里卡計劃的主體,則是歐洲諸多的科技企業。
“尤里卡計劃”包含的內容很廣,從計算機、通訊、再到上游的半導體,都屬於“尤里卡計劃”的扶持範圍。
而陳兵這次來歐洲,就是意圖要全面參與到這個“尤里卡計劃”中來。
英豪已經是全球的電子科技龍頭,在計算機、通訊、半導體領域,都掌握了頗為領先的技術。
“尤里卡計劃”是將燈塔、霓虹作為歐洲的主要競爭對手的,英豪是一家香江公司,從這個層面來說,與歐洲的科技企業,其實是有著先天的聯盟基礎的。
陳兵對於歐洲電子產業發展緩慢,逐步被邊緣化的狀態,其實是非常喜歡的,這能夠讓英豪在與歐洲科技企業的合作中,能夠掌握更多的主動權。
在陳兵在荷蘭盤桓的這段時間,其實英豪的數個工作小組,已經分赴了歐洲各地,與歐洲的本土科技企業,展開了全面的合作交流洽談。
而陳兵第一站放在荷蘭,也是因為與飛利浦在SRAm上的合作,最可能儘快的達成協議。
飛利浦把精力放在了SRAm上,本身也是“尤里卡計劃”下屬的一部分。
在“尤里卡計劃”計劃體系下,有一個分支計劃,被稱為mEGA,這個名字就是來自megabit(1mb的記憶體)。
mEGA計劃的目標就很具體和清晰了,就是要發展歐洲的半導體儲存技術,包含了SRAm和dRAm兩個部分。
其中承擔SRAm發展任務的,是飛利浦,而承擔dRAm發展任務的,則是西門子。
歷史上,mEGA計劃,應該算是全盤失敗了。
飛利浦雖然成功建起了SRAm的生產線,但SRAm的市場發展遠不如預期,這個生產線建成不久就陷入了虧損。
這條生產線,也在幾年之後,被搬遷到了亞洲的對岸,用來入股臺積電,最後居然發展出了全球第一大的Ic代工廠。
後來飛利浦更是把旗下的整個半導體部門,全部剝離了出來,進行獨立的發展,這就是歐洲半導體三巨頭之一的恩智浦。
至於西門子搞dRAm,後來其實引進的是霓虹東芝的技術,在投產後同樣經營不如預期。西門子後來也將其半導體部門,進行了整體的剝離,就是同樣列明歐洲半導體三巨頭之一的,英飛凌。
不過,這個dRAm業務一直經營不善,後來又被英飛凌剝離出來,就是那個歐洲dRAm製造商奇夢達,最終奇夢達在2009年破產倒閉,幾年之後,奇夢達的專利和技術則被內地企業收購,轉化成了合肥長鑫。
至於歐洲半導體三巨頭中另一家,意法半導體St,其實也與mEGA計劃,有密切的關係。
這個時候還沒有意法半導體,意法半導體是1987年由義大利和高盧的兩家公司合併而來。意法半導體半導體的前身,是SGS和thomson-cSF。
其中SGS其實是義大利計算機公司olivetti的半導體制造部門獨立而來。
thomson-cSF則是高盧大型電子企業,thomson(湯姆遜)下屬的半導體部門。
在推進mEGA計劃時,這兩家企業進行了技術聯合,以謀求更多的政府扶持和技術互補,並最終進行了合併。
歐洲的三大半導體公司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