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二四章 梳理英豪的半導體佈局(第2/6 頁)
始向霓虹進行施壓。
只不過,此時霓虹在dRAm產業端,已經取得了事實上的戰略優勢,自然不願意功虧一簣,仍然頂著燈塔的壓力,在繼續大舉進攻。
而到了1985年,燈塔半導體產業,就已經徹底扛不住霓虹的攻勢了。
這時,燈塔的商務部也開始了親自下場,對霓虹半導體產業,啟動了臭名昭著的301調查。
歷史上,就是這一時期,INtEL出現了嚴重的虧損,並不得不主動退出了dRAm行業。
然而,這一世的歷史有了些不同的變化。
去年的時候,英豪與INtEL達成了協議,全盤收購了INtEL的dRAm產業。
這次交易完成之後,INtEL擺脫了在dRAm業務上的困境,被燈塔財經媒體,盛讚為英明而有預見性的業務轉型。
而英豪自從接手了INtEL的dRAm業務和那些工廠之後,就一直面臨著dRAm價格跌跌不休的外部環境。
陳兵對dRAm市場的激烈競爭,倒是非常的淡定,根本不在乎dRAm市場價格的劇烈變化。
這不僅是因為英豪有錢,能抗住這種市場競爭壓力,更是因為英豪有極大的dRAm產能消化能力。
dRAm的最大下游應用市場,就是計算機產業。而80年代,pc機還處於市場的匯入期間。
如果從Ibm推出pc機算起,其實到了現在這個時點,pc機的推出,也還不到四年。
雖然pc的應用市場增長很快,但每年出貨的絕對數量,還只是處於幾百萬臺的數量級。
受到計算機市場成長的帶動,dRAm的需求其實一直是在高速增長的,只不過霓虹dRAm產能,在過去幾年擴建的更快,造成了短期的市場供過於求罷了。
英豪現在可是僅次於Ibm的全球第二大pc製造商,同時也是全球最大的電視遊戲機製造商,每年需要自用的dRAm就是一個極大的數字。
英豪的dRAm消耗量,每年都在快速的增長,這種增長雖然不足以抵消全行業的短期供大於求,但消化英豪自己的dRAm產能,其實是沒有什麼太大壓力的。
這也是陳兵敢於在去年就接下INtEL的dRAm產業,並繼續在李家坡建廠的原因。
後世,許多人總結三星在dRAm行業上的成功,認為三星的逆市擴張戰略,起到了極大的作用。
三星的這種逆市擴張戰略,在事後看,其實邏輯還是比較清晰的。
就是當行業陷入谷底、市場短期供大於求時,三星不僅不壓縮產能,反而是投入巨資,繼續大力擴張產能,等到市場回暖之後,再去賺取更多的利潤。
這種策略的核心,其實是財團或政府鉅額的資本支援,用資本來不惜代價的幫助三星熬過行業谷底期。
對英豪來說,這次在李家坡設廠,也是在行業市場下行期進行的產能擴張。
但英豪最大的憑藉卻不是鉅額的資本,而是自身的產能消化能力。
因此英豪的擴張策略,遠比三星那種依賴資本支援的擴張策略,風險要小很多。
只要英豪的計算機產業不崩盤,英豪的dRAm產業,就不會有太大的經營風險。
英豪其實到現在為止,進入半導體領域的時間也才三年,
英豪的最先進工藝製程,都是源自INtEL的dRAm業務。
因此,其實英豪的海外技術團隊,現在的工作也主要是集中在dRAm部門。
英豪憑藉計算機部門來支撐dRAm產業,固然讓英豪的dRAm業務,能夠穩定的發展。
但對於英豪的這些半導體精英來說,這種局面,並不能讓他們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