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1章 《妖經》化符!!(第5/6 頁)
秦釋放出精神力感知了一下,這裡並沒有歲月的氣息,也沒有什麼特別的能量波動。
兜兜轉轉終於找到了收藏書籍的地方,映入眼簾的是一排排書架,空氣中浮動的也全部都是書卷當中自帶的墨香。
道教協會的藏書倒是要比一般道觀豐富,但沒有一個真的,全是拓本。
房間中央掛著一副祖師像,旁邊是幾副巨大的黃色符籙,看上去充滿了威嚴。
葉秦穿梭於書架之間,尋找著自己所需要的資訊。
符籙是道教中的一種法術,亦稱“符字“、“墨籙“、“丹書“,符籙是符和籙的合稱。
起源於巫覡,始見於東漢。《後漢書·方術傳》記載:“河南有麴聖卿,善為丹書符,劾厭殺鬼神而使命之。”
符籙術的思想基礎是鬼神信仰,稱其有召神劾鬼、鎮魔降妖之功效者,自不可信,而用以治病偶爾稱有“小驗“者,也並非其驅逐了致病之“鬼“。
道教在長期傳習符籙術的過程中,創造了紛繁的符籙道法,造作了眾多的符書,所創符籙難以數計,符籙樣式千奇百怪,但是,如果歸納起來主要有四大類。
覆文、雲篆、靈符、符圖。
古人繪畫符籙,希望能夠藉此溝通天地鬼神,從中獲取某些力量,從而藉助符籙能夠延伸出來。
但實際上,他們自身沒有靈氣,並非修行者,所以繪畫出來的東西,只有形似而無神似,也產生不了任何的作用和能力。
在民間有個別現象,符籙燒成灰加水,給生病的人喝下,症狀會減少許多,因此對於符籙之說深信不疑。
那是因為他們病情輕微,因相信符籙,再加上心理作用,造成一種鬼已驅去、病已脫身的現象。
這類似於醫學上的心理療法,起作用的不是符籙本希院禁身,而是符籙所引發的積極心理狀態,促使人體調動防禦機制克服了疾病。
這種喝符水治病的方式,在早些年的農村十分風靡常見,那個時候科技不發達,醫療水平也有限,人們沒有條件,只能把希望寄託在這種旁門左道上面。
治好了是幸運,有許多人都因為這種所謂的符水病情惡化,甚至最後丟掉性命,隨著時間推移,這種情況少了很多,已經銷聲匿跡。
但是在某些偏僻的地方,仍有相信和符水能夠治病的人。
《後漢書》載:麴聖卿“善為丹書符。“
《雲笈七籤》卷乃鑽歡紙七《符字》說:“以道之精氣,布之簡墨,會物之精氣。”
道書謂:“符無正形,以氣而靈。”
看到這些話的記載,葉秦心中若有所思。
這裡面所說的“精氣”還有“氣”,應該就是指的靈氣,他身上的天地之炁就很符合這個條件。
白骨為他的本源觀想物,本身就攜帶了天地之炁,再加上拆分那兩個金字“道”還有“炁”從而產生了靈性。
書上說畫符的方法成百上千,有的要掐訣存想神靈隨筆而來,有的要步罡踏斗,念動咒語……哪怕是鋪紙研墨、運筆等方面都十分考究,程式很是複雜。
葉秦看的頭暈眼花,畫符和煉丹有所不同,符籙看起來更為繁冗。
“不過對於我來說,應該是用不上這些步驟的。”
“畫符之道,不知道起源於哪位古之先賢,但可想而知,它與那些古代巨著一樣,都是古代先賢偶然進入頓悟入定狀態時,意外領悟出的技巧。”
“只不過可惜的是,古人受到自身人體的桎梏,終究無法修煉,導致這些技巧徒有其表,卻毫無施展之法。”
“不過倒是便宜了我……”
葉秦取其精華,去其糟粕。
古人因為畫不出蘊藏有靈氣的符籙,所以會認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