會員書架
首頁 > 歷史軍事 > 震驚古今 > 第163章 文言文

第163章 文言文(第1/6 頁)

目錄
最新歷史軍事小說: 劇透大隋,我有一個爭霸天下系統人在亮劍,暗助晉西北鐵三角逍遙王養成記我剛中狀元,大周要亡了?召喚系統:我以大漢鐵騎霸天下大明,你的崇禎回來了梢明大明:朕才是帝國之主紅樓恩孝侯殺殺人,泡泡妞古今交換,我成了女帝背後的男人明末大文魁三國:箱子裡的皇城興漢季洗盡鉛華軍旅:說好體驗生活,你成將軍了家族式造反明末,從草原崛起諸葛亮重生,一切盡在掌握!絲路大梟雄,從農家種田郎開始

【#文言文#】

【為什麼南方方言有更多的古漢語詞?

為什麼你在讀文言文和唐詩宋詞的時候會產生一種美感?

文言文與古代漢語的掛鉤,也會讓無數人以為古人連說話都是文言文,那麼古人日常真的也說文言文嗎?

漢語的書面語和口語在幾千年的演變中又發生了什麼呢?

粵語、吳語、客家話、閩南語等南方方言又為什麼有這麼多文言詞彙呢?

今天我們就來聊聊文言文!】

……

“能為啥?”

“隔絕中下!”

大明,老朱輕輕放下茶杯,扭過臉對馬皇后問道:“咱說的可對?”

馬皇后點頭感嘆道:“是啊,自唐興起,卻也因儒……不了了之。”

【公元前221年,隨著最後一個東方大國齊國的投降。

奮六世之餘烈的秦國終於在贏政的領導下實現了兼併六國的雄圖霸業。

這天,一場議定王朝制度的會議正在咸陽的秦王宮舉行。

李斯建議道:“如今天下已定,四方鹹福,大王之功遠蓋三皇五帝,因此臣請上尊號取三皇之皇、五帝之帝,以皇帝一詞作為您的稱呼。”

當然也有說法,皇帝之號並非出自李斯建議,群臣曰:“古有三皇,天皇、地皇、泰皇,而泰皇最貴,建議陛下以泰皇為稱。”

但嬴政覺得不好聽,自認為功蓋三皇五帝,便各取一字自號皇帝。

不得不說,沒用泰皇是好的,這名號放在今天翻譯成大白話是:西南蠻夷之王,簡稱蠻王。】

彈幕區:

〖我的大刀早已飢渴難耐!〗

〖好好說,寒冰的大招已經瞄準了你。〗

〖之前好像還有人討論去泰國旅遊用不用入鄉隨俗,跪拜他們的君主。〗

〖居然還有人支援,這是我沒想到的。〗

〖頭上的辮子剪了,心中的辮子還沒剪唄。〗

〖當年先生讓所有人站起來的時候,可能他祖宗還跪著唄。〗

〖上國之民,不拜下國之君。〗

“西南蠻王?”老朱想了想之前看到的地圖,應該是南越那一塊的小國吧。

馬皇后補充道:“重點在拜,若是普通之禮,理所應當。”

“若是臣民拜皇帝的大禮……僭越者死!”

【於是皇帝一詞自此就成為了最高統治者的獨稱,贏政也成為了歷史上的第一位皇帝,

李斯隨後又建議道:“”您作為天下之尊,總不能跟我們這些卑賤之人用一樣的自稱吧,要不您別用吾或者寡人這種詞了,乾脆就只用朕吧。”

就這樣,從秦始皇開始一直到清朝滅亡,2000多年的時間裡,朕一詞成為皇帝獨屬。

但不知道大家有沒有想過朕這個詞到底是什麼意思呢?

翻看成書於商周秦漢的《論語》、《詩經》、《尚書》、《左傳》這些典籍就不難發現,除了看不太懂之外,跟今天的現代漢語形成巨大差異的,主要是先秦古書裡豐富的人稱代詞。

比如在現代漢語普通話中表示第一人稱“我”的詞只有我,但在這些書裡除了我之外卻還能找到“吾”。

表示第二人稱的“你”,除了“爾”還能找到“汝”。

那這麼多詞是咋來的呢?難道是古人閒得沒事弄出來的嗎?

當然不是!根據現代語言學的研究,商周秦漢時代的上古漢語,更像是以今日英語等歐洲語言為代表的曲折語。

舉個例子,在英語中的我有兩種表達,一個是i,一個是me。

區別是i當主語用,但me只能當賓語用。

目錄
反派:公主偷聽我心聲,人設崩了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