誰人年少不輕狂(中)(第4/10 頁)
兵淮南,攻虎頭關寨,拔之,進圍黃州”。明、清置巡司於此。陰山關曾為黃州白沙、大活、穆陵、陰山四關之一(另還有兩關,黃土關與大城關)。
《光山縣誌》載—— “虎頭關,在沙窩保,左羅漢崖,右羊毛山。高峰嵂。中一澗,東有跑馬嶺、虎頭山,西有破山口。兩岸山勢陡峭,奇峰突兀,怪石險疊,林木蔥蘢。石磴崎嶔,最為險厄”。清乾隆《光山縣誌》也有類似記載。
據陳習剛著《唐代陰山關考》一文闡述——唐代黃州麻城縣陰山關乃魏晉南北朝時的陰山戍,為軍事戰略要地,大約北魏景明四年(503)至孝昌三年(527)間改戍設關。 陰山關為出入江淮兩大地區之間的交通要道上的重要咽喉,具有極重要的軍事戰略地位,因夾白露河(淠水)而設,南源於雲白山(古時稱垂山)與小界嶺,北注入淮。 因白雲山北偏東下延山脈(龍王尖)至淠水,古時稱垂山之陰,而陰山戍、關由此形成而得名。關北為弋陽(光山),關南為黃州,關東為殷城(宋朝改名商城)
而現在的沙窩鎮屬地應為黃州轄地。而熊河為光山沙窩堡轄地。隨著社會的繁榮,為加強江淮平原與楚地貿易與交通的控制,唐時設虎頭關隘,設巡檢司,增轄太平驛(民間傳說曾設於土門關驛站)。屬沙窩堡,而熊河正處漢潢古道的行人與商隊通行的必經之地。 據此踹測,在唐以前,由陰山關沿汪河龍王尖至熊河土門關至周河木陵關為豫楚客商通道。明史亦記載陰山關南為麻城縣屬地,《麻城縣誌》也曾記載虎頭關於麻城東北七十里。
《雄關古寨》載—— 一說在沙窩內三華里處,東有跑馬嶺、虎頭山,西有破山口。兩岸山勢陡峭,奇峰突兀,怪石險疊,林木蔥蘢,中間一條小河叫清水溝,106國道穿溝而過,國道左依高山,右依深澗。另說,虎頭關在沙窩鎮羅漢村南的兩山坳口處,東為羊毛山的延伸山體老虎山,西為羅漢崖。清水溝的虎頭山、羅漢的老虎山分別是兩處虎頭關地名的佐證之一。 由於歷史久遠,史料不全,野外考古無田野物證,文字記錄不詳,民間傳說和口述歷史莫衷一是,為了尊重事實,不敢也不能妄下結論,所以關於兩處虎頭關之說,只好同時寫出。也許,在不同的時期兩處都曾經設定過關卡,並都稱之為虎頭關。綜上所述,虎頭關在今沙窩無疑。
首先說一說木陵關,舊關址在柳鋪村確定無疑。向南左出關不足4公里即是106國道小界嶺,向南則是古道,沿古道約4公里處便是老界嶺(春風嶺),右眺便是新縣第一高峰黃毛尖。
而現今沙窩南3公里處,西北有陰山關,西南有白雲山,東有馬鞍山,向南為小界嶺,而小界嶺處木陵關駐軍可以全力掌控。
根據地理位置分析,現在所定的沙窩鎮南三公里兩處的位置,均不符合虎頭關的歷史記載與不符合古代冷兵器時代軍事所需。
根據記載,虎頭關左有跑馬嶺,羅漢崖,右有羊毛山,高峰嵂。
沙窩一詞源自沙陀國。而據明史、魏書、縣誌等史料載,清代以前陰山關北為光山轄區,關南為黃州轄區。而沙窩堡舊址在現今熊河。
熊河後山形狀似虎頭,山頂亦有烽火臺舊址,而靠東北有跑馬嶺(練兵場),跑馬嶺下沿至淠水河畔古道,河沿有金剛寺,即羅漢崖,也叫觀音崖,東南有羊毛寨,兩山夾一河,地勢險要。河中現今仍石礅奇嶔,石其名曰“雷打石”。
虎頭關歷史上如果設在熊河,唐設巡檢司、太平驛檢查、收稅,便順理成章。而宋金之戰,宋元之戰,李道古出兵木陵,佔虎頭關,李朔雪夜入蔡州等歷史與出兵路線便迎刃而解,而是沿漢潢古道,何必繞道今址沙窩鎮南3公里處、古代冷兵器時代實無軍事意義。如果古代址沙窩亦當今熊河古村落處,向南3華里處,即當今所指山水關處,根據此推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