誰人年少不輕狂(下)(第6/11 頁)
山花開,清涼秀美,山谷飛霞。而深秋之清爽,漫山染盡,紅葉翻飛,在霞光映襯之下,更是嬌媚動人,如少女靜立天河邊梳妝,又如畫中朝曦初現,俯瞰著連綿的秋色群山之中,好似抒寫著詩人那種——百丈懸瀑、激情澎湃的思潮。
最美莫過白雲霧凇。白雲山常年水氣充沛,白雲環繞,到了冬季,便是玉樹瓊花,滿山的冰霜裹枝。就是嫦娥,也會棄了月宮,來到白雲山也不捨離去……
白雲山至今還流傳著,明朝時林紅鬍子義士的傳奇,元代時的老和尚平地,五代時期劉知遠與李三娘悽美的愛情,雲凝法師巧救李世民的歷史笑談等許多民間傳說。
二十多年後舉辦的“亞洲越野大師‘2017引擎鳥’新縣站”賽事結束後,我與“紅城跑團”的五位成員自發組織起來清理白雲山一帶的賽道垃圾,才有機會若年後又重遊白雲山。
如今殘存的望景亭仍屹立在山頂東側,坐北朝南的亭臺門楣上依舊是那幅鐫刻的楹聯 ——瀑布師真顯,雲凝祖德深。
門楣楹聯上雕刻著寓意佛家至高無上的法器,歷經風雨仍清晰可見。而橫楣上二龍奉香的石雕圖案也是那樣耀目,他喻示著曾身為皇家寺院的白雲山寺曾顯赫一時。
而正殿的兩層十二間房屋也只剩下殘牆斷壁,處處依舊是散落的條石,橫亂地靜臥於白雲山巔。只有西邊供奉山神與土地的神臺仍儲存完好,破敗的殿內遺蹟裡,雜木叢生,滿目荒涼。而兒時來時看到的,殿後的航空引導塔仍鏽跡斑斑屹立在白雲之巔。而石縫上一顆映山紅開得正豔,卻給我帶來一縷縷幽思……
也許王梵志做夢都不會想到,曹雪芹在《紅樓夢》中六十三回以“鐵門檻、土饅頭”的詩句為妙玉品讀的好喜之詩,為書中引子而埋下伏筆。而文中的鐵檻寺、饅頭庵也出自於此吧?讓王梵志更沒想到的,是他的詩作流傳日本後的一千年,竟是傳承著他作品的日寇,炮轟了他曾清修的白雲古剎……
留詩云——
名利粘塵如夢空,立秋訪寺沐西風。
只緣醉臥蓬萊頂,一點江山萬里紅。
19
白雲山馬崗嶺戰役是沙窩抗戰的主戰場,從1938年9月11日至10月25日,歷時46天。
在馬崗山嶺上,宋希濂與他的71軍浴血奮戰,頑強拼死抵抗日本軍隊的一次又一次地進攻,史稱“第二個臺兒莊戰役”。在中國近代史上寫下了一段可歌可泣、輝宏悲壯的抗日戰爭經典史。
高山寨失守後,日軍用迫擊炮打擊後轍馬崗嶺的71軍所指揮的東北軍114師團,由87師掩護下才安全後轍。日軍同時向羊毛寨、楊公寨、馬鞍山、清水溝三面發起進攻。
71軍87師攜114師、131師據守西北嶺,88師一個團據守清水溝、大馬衝一側,田鎮南三十軍據守沙窩左翼馬鞍山、楊公寨、大雙尖一帶。88師據守馬崗嶺正面,36師陳瑞河剩下的官兵據守白雲山主峰一帶,由軍部直接指揮作戰。孫連仲司令部設在小界嶺裴樹窪,因敵戰機多次轟炸,後移至小界嶺南3公里朱家坳的一顆白果樹下,同時,第30軍田鎮南指揮部設在一處,只要發現敵軍行動,指揮官不需電話聯絡,即可商量作戰方案,日軍發動進攻之後,71軍與30軍兩面夾擊,日軍強攻月餘,始終不能突破防線。這棵飽經滄桑枝葉婆娑的古樹仍在,向人們傾述著曾經的苦難歷程與中國指揮官的睿智。
因富金山一戰宋希濂所屬德式裝備王牌軍36師從餘人傷亡至810餘人,部分官兵奉命由陳瑞河師長帶到襄河以西整補。蔣介石令湯恩伯31集團軍增援白雲山一線,9月7日湯恩伯調131師師長覃連芳率部急行軍,奔赴白雲山戰場,131師聽老人講大部分人來自川、桂、滇,於9月10日下午抵達,那時防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