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章 新地生存第七十一回, 清軍入關(第4/5 頁)
4年(1925年),邑人、臨榆縣參事會參事孫國鈞倡議集資興辦。1999年修復。分4個水域,有垂柳軒、醉荷軒、麴院風荷、遊船碼頭等4個亭榭。
兵部分司署山海關為軍事重鎮,戰略要地,宣德九年(1434年),在此特設兵部分司署,為明兵部的唯一分設機構,具有獨特的軍事與政治價值。自其設立至明朝覆滅,二百多年間,共有90位兵部分司主事於此。
甕城是長城建築中最珍貴的城,雖規模不大,卻有重要作用。一是如遇敵人侵擾,可將關門作為二道防線,制敵於“甕中之鱉”;二是從建築上看,城外甕城迴護,形成重城並守之勢,堅固雄偉,體現長城防禦工程的特色
山海關乃於河北省秦皇島市山海關古城之中心處,距秦皇島市區一十五公里也。早在己巳之歲(1979 年),已成全國首批對遊人開放之四大景區其一。兩京鎖鑰無雙地,萬里長城第一關,為明萬里長城三大名關之首,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所賜之世界文化遺產——萬里長城代表地其一——山海關也。
山海關之名起於明代。明初,為御北元殘餘之擾,洪武十四年(公元 1381)春正月,大將軍徐達於古遷民鎮築城、建關、設衛,控扼要險,名之曰山海關,隸屬於後軍都督府北平都司所轄。
明朝肇建之初,元朝餘孽頻遣軍南侵,圖復昔日所失之江山。對其勢,明廷數遣大軍伐元之際,亦命戍邊大臣整飭北方邊備。洪武十四年(1381 年),鎮守北平之大將軍徐達奉詔遣燕山等衛屯戍官兵一萬五千一百名,修永平、界嶺等三十二處關隘,築長城以御自北方而來之蒙古騎兵。是歲九月,又於朝廷之準下設隸屬於中央軍事系統之衛所“山海衛”。洪武十五年(1382 年),於原元代遷民鎮地,新築之山海關關城完工落成。山海關建關,盡顯建立者之科學眼光及高瞻遠矚,終明一世,山海關固若金湯,發揮了東北方國家門戶之重要作用。
明代中葉,世居東北之女真族崛起,遼東之勢愈惡,山海關遂成衛護明王朝京師之門戶,乃關乎明王朝與女真族命運興衰之要塞。明代後期,隨後金勢力之步步西進,明王朝動全國之力“竭盡四海之物力以奉榆關”。然朝廷腐敗,權臣讒害,袁崇煥下獄磔死,孫承宗罷官,洪承疇、祖大壽相繼降清。
崇禎十七年(1644),闖王李自成正式宣立國號,改西安為西京,號“大順”,年號“永昌”。三月十九日,李自成之農民軍於群眾之歡呼聲中由德勝門浩浩蕩蕩入北京城,崇禎帝縊於煤山,統治中國 276 年之大明王朝遂告終結。崇禎十七年四月二十二日,大明、大順、大清三股軍事力量于山海關石河演一場改寫中國歷史之“甲申之戰”。闖王李自成不抵明清聯軍,于山海關慘敗。吳三桂引清兵入關,史稱清王朝“定鼎中原,實石河(即山海關)一戰”。
甲申歲,石河之戰起。
崇禎十七年四月二十一日,烽火遍野,硝煙滾滾,大順軍主力與吳三桂軍展開了一場驚心動魄的鏖戰。雙方兵士如潮水般湧向對方,喊殺聲、金鐵交鳴聲在戰場上激盪迴響,彷彿要衝破雲霄,震撼天地。
二十二日清晨,吳三桂站在城樓上,遙望著遠方激烈的戰鬥,心中焦慮萬分。他面色凝重,眉頭緊鎖,眼神中透露出無盡的憂慮。大順軍的旗幟在風中飄揚,士兵們勇猛無畏,奮力衝殺。吳三桂深知形勢已經越發危急,若不採取行動,後果不堪設想。他轉身帶領著部將,與佘一元、呂鳴章、曹時敏、程印古、馮祥聘這五位鄉紳一同出了山海關城。
此時,戰場上殺聲四起,塵土飛揚。箭矢如雨點般交錯飛舞,刀槍閃爍著寒光,每一次的撞擊都伴隨著清脆的聲響。士兵們的喊殺聲、怒吼聲交織在一起,形成了一曲恐怖而又激昂的交響樂。
吳三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