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02章 新的製作理念(第1/3 頁)
</dt>
“暗黑風格”,從字面上來看,就是又暗又黑的一種風格。
這個名詞來雖然相對於現在的主流電影來說,是觀眾相當陌生的,但是“暗黑電影”卻在電影圈裡蟄伏已久,在以前的電影圈裡,觀眾喜歡把類似的電影叫做表現主義、b級電影、哥特電影,或者是黑色電影。
說起來,杜克對於這種風格並不陌生,《駭客帝國》也具備這種風格。
要說“暗黑風格”的起源,其實很難去查證,因為從戈雅的黑畫系列繪畫、老勃魯蓋爾的《死神之凱旋》、薄伽丘的故事集《十日談》等等繪畫和文學作品中,就能找到“暗黑風格”存在的證據了。
只是在當時,這些內容並不被人稱為“暗黑”而已。
而在電影中,杜克開始後期製作的《黑暗騎士》無疑是代表,如果按照這種風格去翻閱好萊塢的歷史,不難發現早在《就是兇手》、卡爾?西奧多?德萊葉的《吸血鬼》和f?w?茂瑙的《諾斯法拉圖》裡就有著“暗黑風格”的存在的元素。
更不用說那種刻意要展現窮街陋巷、人性險惡以及故意要把場景和故事放在黑色夜幕之中的黑色電影了。
在杜克眼中,暗黑風格和黑色電影一樣,只不過電影被強行分出的枝杈中的一個。
毫無疑問,曾經的克里斯托弗?諾蘭是暗黑風格的電影能真正進入主流電影圈的關鍵人物,暗黑風格甚至成為了高逼格的代名詞。
這種風格在超級英雄電影裡獨樹一幟,直接或者間接帶來了兩種趨勢——第一,在其反襯之下,諸如《復仇者聯盟》、《鋼鐵俠》這樣的走著主流商業大片風格的影片,顯得更為歡樂和爆米花化;第二,《黑暗騎士》為dc漫畫和華納兄弟帶來了深度和風格之後,致使整個dc宇宙都要遵循統一的風格和價值觀,所以《超人:鋼鐵之軀》也在某種程度上被迫加上了並不算太合適的“暗黑風”。
至於《蝙蝠俠大戰超人》,則在立項之初就確定了暗黑的基調。
想要實現這種風格,一是設定和拍攝,二是後期製作。
實際上,無論是杜克,還是曾經的諾蘭,拍攝《黑暗騎士》的時間大多是白天,想要實現畫面的暗黑風,後期製作至關重要。
雖然經歷過《駭客帝國》這種帶有哥特風的影片,但這種風格相對於杜克的後期製作團隊來說,還是比較陌生的,這也決定了後期製作的速度不會很快,而且杜克要在製作中嚴格把關。
沒有人天生就會精通各種風格的電影,即便是杜克也不例外,即便《開戰時刻》讓他和他的團隊積累了一定的經驗,他還是謹慎而細緻的掌控著後期製作的每一個環節。
想讓後期製作團隊遵循這種風格,首先就要明白暗黑風格的特點是什麼。
暗,指的是這些電影的畫面色調,被人為的調暗了,即便是那些發生在白日裡的場景,也是陰暗潮溼的。
當然,在這些電影裡,很多的情節是發生在黑夜之中的。
而黑,則說明這些電影的主題是黑色的,故事常常與陰暗、病態、詭異、暴力、血腥、神秘、宗教、另類等詞相關,雖然很多電影的故事主體是積極的、懲惡揚善的,但是在故事的發展過程中,上述的種種元素被放大、被誇張,因而產生了“黑”的效果。
不過,哪怕是一個人造的概念,也需要遵循一定的規制和風格才可以成立,在暗黑風的電影中,在杜克看來,大致有那麼幾個特點。
首先,故事陰暗,相當的程度上會有一定的病態元素。
主角——無論是正面角色還是反面角色——大部分會有童年的陰影與創傷,比如布魯斯?韋恩。
這種陰影和創傷伴隨著他的成熟,最終成為了他的價值觀的一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