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7章 顧青山的意願(第2/2 頁)
當今天下大亂,內有流寇作亂,外有強敵環視。
值此之際,男兒當手提三尺青峰,立不世之志。”
顧青山說著看向老爹顧守義繼續道:“昔日孩兒苦讀聖賢,望報效朝廷,為國盡忠。
然此次,韃子南下,朝廷大軍卻在京畿地區對峙,只因怕朝廷精銳戰死,無力平定流寇叛亂。
然,朝廷雖知攘外安內之策,卻不知流寇本為百姓。
若有生計,百姓何故造反?然朝堂袞袞諸公卻無視民生疾苦。
當今天下,在家苦讀聖賢,有何出路?
欲平定天下,忠於國事,當深陷圇圄,方有破解之道。”
顧青山說著便向顧守義躬身行禮道:“父親,孩兒欲投身常大人之處,報效國家與黎民百姓,還望父親成全!”
人都是會變的,顧青山也是。
曾經他是布政使大人的公子哥,是貴公子。
每日在家苦讀聖賢,有閒暇時間便約上一些公子哥,或者是其他大人的小姐,外出吟詩作賦,激揚文字。
但這一次被俘之後,在韃子的俘虜營內,他知道了許多事。
所謂的吟詩作賦,不過小道罷了。
於天下黎民而言,沒有任何益處。
遙想昔日整日空談報國,空談理想,一副憂國憂民的模樣救人讓他感覺羞愧。
現在他想出來做點事情,而不是在家空談。
當今山東之際,他目前想到的就是常經文。
不只是因為常經文打勝仗的原因,真正的原因在於常經文將衛所土地分給下面的軍戶。收取百分之二十的田賦,剩下的都歸百姓。
顧青山是因為這一點,而決定要去投靠常經文。
當今天下,許多手握重兵的人,其實注重百姓的人並不多。
像河南的平賊將軍左良玉,他的麾下有兩三萬軍隊,雖然戰鬥力不咋樣。
但就說他這兩三萬軍隊是怎樣養活的!
朝廷拿錢?
別逗了,崇禎連邊軍的糧餉都在不斷拖欠,還給他糧食和軍餉?
也就是有些時候稍微給點,但給的也不多。
有些時候,給個幾萬兩白銀啥的就完事兒了。
左良玉養這些軍隊的手段就是逼士紳這些給錢。
當然,要是按照正常的發展,今年左良玉還逼福王給了不少錢糧。
其他時候,像縱兵劫掠,敲詐商賈等,這些事情沒少做。
這種做法,能養軍隊,但卻敗壞軍紀,沒有根基。
顧青山是個讀書人,他也不傻。
穩紮穩打的發展,才是真正的王者之道。
自古以來,從來就沒有依靠劫掠能成事的。
雖然儒家在許多地方讓人生厭,但不論是秦漢時期的儒家,隋唐時期的儒家,他們的一個觀點很正確。
行王者之道,展王者之師。
這一觀念確是沒錯的!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