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7章 王朗爽不爽&一生有福氣的川渝人(第2/5 頁)
。”張三爺感嘆一番,頓了頓,又向劉備建議道:“大哥,俺覺得可以學學。”
???
“大哥,大雅即大俗,大俗即大雅。”
張三爺悟道了,並將理論與現實結合起來。
“你瞧這原文,雖然有些頗為口語化,但百姓又能幾個能看懂、聽懂呢?”
“倒不如後世這饒舌簡單明瞭,百姓一聽就知道怎麼回事,還朗朗上口。”
“比如吧……”張三爺拿自己舉起例子:“把呂布的事,用討賊檄文寫出來,百姓聽不懂,還要解釋半天為什麼他明明是大漢的將軍,卻又是反賊。”
“不如俺罵一句三姓家奴,頂多給百姓解釋一句:他認了義父,然後殺了,又認個義父,又殺了。”
“百姓一下就懂了。”
“像曹操之事,就說一句他好寡婦、愛屠城,百姓就知道他不是個好玩意兒!”
劉備與孔明對視一眼,相視而笑。
劉備解釋道:“三弟言之有理,不過這討賊檄文還是應當暫時維持原樣,倒是釋出的政令可以寫的通俗易懂。”
“不用長篇大論的講道理,告訴百姓應該做什麼,能得到什麼,就夠了。”
“若是人手富裕,還可以講講政策其中的深意,是能夠福澤子孫的。”
張三爺撇過頭去,望向孔明。
“三將軍,檄文終究是要上史書的,總不能讓後人看見將軍開口閉口就是問候別人父母吧?”
“政令之事乃至大軍因何出征,為何打仗,倒是可以說的通俗易懂,還可以編成歌謠傳唱。”
“三將軍只是手握春秋,便能悟得此理。”
“若是三將軍認真研習,假以時日,必將遠超孔明。”
張三爺,猛虎一般的漢子,此刻做起小女兒狀,有些害羞道:“軍師太過誇讚,俺可不有此奢望,有軍師三分,足矣。”
隨後望了劉備一眼,笑道:“還是軍師懂行啊。”
劉備都被氣笑了,孔明說的和我說的,有什麼區別嗎?
合著就因為我沒誇你,我就是個不懂行的?
畢竟是自己大哥,張飛想了想,找補道:“大哥也懂行,比軍師差一點點。”
劉備懶得和張飛計較,誰知張三爺又補了一句:“說不定阿斗的腦子就是隨了大哥。”
“呔,找打!”
許都。
諫議大夫、參司空軍事——王朗咬牙切齒道:“不會寫,就不要瞎編!”
寫三國演義的羅貫中,你知道諫議大夫是幹什麼的嗎?
掌規諫諷諭,凡朝政闕失,大臣至百官任非其人,三省至百司事有違失,皆得諫正。
說直白點,上到宰相,下到吏員,都可以批評!
膽子大點的,連皇帝都敢罵!
你居然覺得我會被諸葛亮罵的羞愧而死?
你讓他來許都,看看到底誰能罵死誰!
天幕若是沒出現,即便諸葛亮真罵自己二臣賊子,不過一笑了之。
但天幕出現了,或許在後人眼中自己的經歷就談不上多好。
王朗師從太尉楊賜,後任菑丘縣長。
楊賜逝世後,王朗棄官為他服喪。
服喪期滿後,獲舉孝廉、受官府徵辟,都不應命。
後來被徐州刺史陶謙舉為茂才,他才去了。
劉協被郭汜、李傕控制時,王朗建議陶謙遣使進貢,以表對漢室的忠心。
孫策進攻會稽,王朗言:身為漢吏,自當守土安民,後兵敗被孫策所俘。
孫策勸說效命,王朗拒絕,遂被流放。
後來又被曹操以漢獻帝的名義徵辟。
到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