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六十二章 討檄(第2/5 頁)
而且董昭還發現,這一次討漢檄書上出現的是泰山軍,而非黃巾軍。這雖然是細節,但意義非同一般,所謂師出必須有名。這一次泰山軍的名號單獨出現在檄書中,預示泰山軍無論是系統還是主張都將走出自己的路子。
只是董昭不確定這是完全的割裂,還是要在太平道外再開一支。不過無所謂,董昭已經對泰山軍奪得天下有了一定的把握,雖然後面均田的時候會起波瀾,但追隨張衝能有大富貴是肯定的了。
於是董昭的天平再一次加劇向著張衝這裡傾倒,他在想有什麼辦法,再立一功,提高自己在泰山軍的地位。
同樣心思複雜也注意到檄書細節的人還有一個,那就是神上使馬元義。
這會馬元義臉上淡漠的神色再不能持,怒火和恐懼同時出現在他的臉上,他不敢相信這張衝竟然會在這時候拋棄太平道。
他怎麼敢?此時在決戰關頭,他就不擔心自己背戈一擊?要知道,現在嶽崗大營,實兵是兩萬三千兵,步軍兩萬,騎軍三千。但這裡面,汝南和潁川的黃巾軍就有步一萬,騎一千。換句話說,是整個大營實力的一半。張衝何來的膽子敢拋棄太平道?
實際上張衝確實有信心,信心就在他案桌上一個木匣子內厚厚的效忠信。就在前一日,汝南、潁川的諸多小帥,都在下值之後,私下來張衝的幕府求見。
他們來了後,或賭咒發誓,或淚眼婆娑,或豪氣干雲,但都說的是一個事,他們要跟著泰山軍一起幹,更準確的是,要追隨張衝一起幹。
張衝到底許諾了這些軍頭什麼,使得他們如此效忠?甚至那些潁川的太平道更是拋棄了他們的神上使。
其實張衝什麼都沒許諾,但又全部都許諾了。
這半年的廝殺中,這些軍頭太清楚在這個末世中到底該怎麼活了。如果他們只是尋常盜匪之流,那再找個水窪過活就行了。但他們不是,他們是與漢不兩立的黃巾軍,他們沒有退路。
既然沒有退路,那誰能帶著他們活下去?
汝南的黃巾心中原來是有渠帥彭脫的,他們為其操守和信仰所折服,願意追隨左右,但彭脫大渠死了,即任的黃邵黃渠帥偏又容不下他們。所以,張衝就是最好的人選。
同樣的情況在潁川黃巾眾也是如此,他們原先的老渠帥波才善戰無前,他們本認為在波才的帶領下會打進洛陽,但波才死了,而招攬他們的神上使偏又是個不知兵的。雖然他待人和藹,說話好聽,教義嫻熟。但這些於他們又有何益?他們是要動刀兵的,是要上戰場死人的,不會真有人認為喊幾句口號,就刀槍不入吧。而善戰的張衝就是最好的人選。
所以張衝沒有給這些兩方小帥軍頭們承偌,但所有人又都得了承偌。那就是活著,以及在未來那一丟丟的富貴。
而馬元義當然不知這些,在他還費力在泰山軍基層傳教時,所有小帥就已經拋棄了他,所以結果早就註定。
這邊馬元義憤怒不解,那邊董昭千轉百繞的時候,大帳外傳來一聲:
“渠帥,外面有隻巨烏停在咱們的大纛上,不知道要不要驅趕走。”
然後,董昭噌的一聲就站起來了,他起來後,對張衝大喜道:
“渠帥,萬不能驅逐,此烏為泰山府君乘輿上的聖鳥。昔年明帝東巡泰山,返回京都,路過滎陽時,就有這一巨烏飛鳴帝輿之上,就是泰山府君對明帝祭祀泰山的回饋。而現在同樣的神鳥不落漢軍而落在咱們的大纛上,正說明天下德運的轉移,而泰山府君正在賜福我們。有此神烏,此戰必勝。”
董昭的話讓張衝心裡一凝,因為泰山府君這個名字太多次出現在他的人生裡。
泰山府君是泰山的山神,也是冥府的掌控者,本來張衝只是將之當成原始的萬物崇拜,但隨著他越融合這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