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三十三章 選士(第3/4 頁)
昭說這話的時候,明眼人已經知道此君是在暗暗嘲諷蔡邕是敵人的高官,是不值得信任的貳臣。
但蔡邕沒聽出,反而繼續講道:
“你可知漢之三互法有多嚴苛。不僅本籍需要回避,甚至婚姻之家也需要回避對方的原籍,甚至如你為兗州士在冀州為官、你舅家在幷州為官,那你舅家的親屬不僅不能在兗州、甚至幷州、冀州都不能為官。如此下來,人情比周,哪還有什麼官吏可以銓選”
於是蔡邕一言而定:
“所以漢之三互法為惡政,到後面已經是是宦官一門對黨人的打擊手段了。畢竟宦官們的親屬可比黨人們少多了。”
不得不說,蔡邕到底是能坐到漢室議郎的位置的人,是智庫一類的人物,雖然在人情世故方面可能遲鈍了些,但在政策大局上還是有自己見解的。
董昭作為地方小吏,雖然有縱橫家手段,但到底沒到過京都入過中央,在眼見大局上差了不少,所以還真不知道三互法有這樣的故事。
但有張衝當面,董昭自然不能就這麼承認自己之短,於是他反問道:
“蔡邕所言,不過是三互法嚴苛後的結果,我們不需要如此,只要單純的本籍迴避就行了。”
蔡邕被董昭這話一噎,正準備繼續反駁。
列於張衝左手邊的度滿卻岔了話了,他淡淡的對董昭道:
“時局如此,自然就是有什麼人就用什麼人,哪容得挑挑揀揀。郎子營皆是泰山軍遺孤子弟,那自然就是泰山人。不會郎子營的自己人,難道選那些豪強子弟做官嗎那這打下的地方,是咱們泰山軍的,還是仍然是人家漢室的,亦或是地方豪強的?”
董昭被這一番話嚇得不敢再多說了,且不說度滿的身份,他知道此人是渠帥的輔弼之臣,是真正的二號人物,其人對董昭的呵斥自然讓他膽顫。
但更讓董昭心驚的是,度滿一番話直接點出了董昭的陰私之處。那就是董昭為何突然就說什麼漢的三互法呢
就是因為他發現這一批選士幾乎都是來自泰山地區和濟南地區。雖然泰山在籍貫上也是屬於兗州,但誰都知道這地區實際上是青州的一部分,無論是口音、習俗還是豪世之間的來往,都是與青州更為接近。
所以作為兗州的董昭自然心裡有了想法。
他知道這一批選士是泰山軍第一批正式的地方令長,雖然都不是什麼大職,但從時間看,以後這批人是最有前途的。
現在這些人都是泰山人,那以後不還是泰山系說的算
董昭也不是想絆倒什麼泰山系,那不現實,因為最大的泰山系就是渠帥,他哪敢絆倒張衝
董昭的想法很簡單,那就是至少給兗州籍的選士們一點機會。從現在泰山軍吏士成分看,最大的一塊吏士都是泰山士,然後就是兗州士,最後是豫州士和冀州士。
其中,泰山士是核心,然後各根據地又多集中在兗州地區,所以以後兗州士的力量自然不會弱,但同樣不容小覷的是冀州士,因為泰山軍中心現在就在冀州,那以後可見的是,冀州士的力量會越來越強。
至於,最後的豫州士,那是最沒前途的。
所以董昭就想先冀州士一步,看能不能以三互法的由頭,先翹一點泰山士的牆角,看能不能讓兗州士去老根據地做官。
能到泰山軍的基本盤為官為吏,那積攢的政治資源必將不是少數。
但誰知道,這一番心思全部對面的度滿點出來了,他如何不驚嚇,好在董昭偷偷瞄了眼張衝,見其面上不喜不憂,才聊以自慰覺得渠帥沒看出來。
但張衝真的沒看出來嗎
他當然洞見了下面一干人等的心思,只是張衝也明白這就是政治。
政治就是一種分配的藝術。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