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1章 外國命名的伯樂樹(第1/2 頁)
康強講完之後直播間便開始催促康強尋找下一個科普物件。
康強卻是不急不慢的指向面前珠頸斑鳩所站立著的大樹。
“還找什麼下一個科普物件啊,這是國家森林公園,裡面什麼都少,就是樹多,就像我們面前這棵,有網友認出來了嗎?”
[好想你等你:呃……葉子很熟悉over。]
[都好多年:這是……鍾萼木嗎?]
[睡吧睡吧:又是一個熟悉但是不認識的樹(宕機)]
“哦?有網友認出來了啊?”
康強驚訝的說道,隨即笑了起來,指向面前的‘鍾萼木’。
“這的確是鍾萼木,但是學名應該叫做伯樂樹才對,就是伯樂相馬的那個伯樂。”
[就是你:伯樂樹?好奇怪的名字(思索)]
“伯樂樹是中國特有的、古老的單種科和殘遺種,是國家一級重點保護野生植物、稀有種。
伯樂樹的名字來歷要追溯到100年前,在19世紀末,英國外交官奧古斯汀·亨利來到中國雲省紅河州的蒙自一帶採集植物標本。
有一天,亨利在採集標本的途中,一抬頭,偶然發現山林深處的林冠上,有一大片粉紅色的花,在蔥蔥郁郁的綠葉中格外顯眼,十分漂亮。
於是他馬上派隨行的民工將花采了回來,但是卻始終無法確認這是什麼植物,後來他便將製成的標本送回了英國。
直到1901年,英國的植物學家威廉·博廷·赫姆斯利將其鑑定為一個新種,並將其命名為bretschneidera sinensis。
其中,伯樂樹的屬名bretschneidera是為了紀念一位俄國醫生和植物學家貝勒(1833-1901)對中國植物研究作出的傑出貢獻。
而種加詞sinensis則為中國的意思,表明伯樂樹是中國特有物種。
但是伯樂樹這個名字其實是根據它的拉丁名中的bretchneidera音譯而來。
所以可以這麼說,作為首次發現伯樂樹的人,英國外交官亨利才是伯樂樹真正的“伯樂”。
目前,伯樂樹科只有伯樂樹一個種,但是有人可能會聽說過雲山伯樂樹。
在1958年,我國兩位植物學家陳煥鏞和侯寬昭在《植物分類學報》上把在湖南採得的兩份標本發表為新種,定名“雲山伯樂樹”。
他們提出這新種果實較小,近球形或闊卵狀,果瓣較薄較闊,果瓣外面有明顯的小瘤體,種子呈闊橢圓狀、較小等特徵而與本種相區別。
但是後來,有研究者據檢查標本,發現上述特徵並不固定,不能截然分開,故此新種不應成立,現在予以歸併。”
[這是你:中國特有的植物因為外國人命名……阿西!]
[計算機:其他時候不說,就近代時候來國內的外國人,基本上就是為了挖金!]
[都不上班:我想起來那被偷渡到國外的熊貓標本了(哭)]
康強嘆了口氣道:“伯樂樹作為我國特有的第三紀孑遺植物,起源久遠卻又在現代瀕臨滅絕。
伯樂樹通常生長在海拔500-4500米的闊葉林下,生長速度緩慢,而且還有個非常奇特的特性,種子要在林下的樹葉中覆蓋一年後才能萌芽。
但是苗期又無法長出發達的根系,根系肉質,沒有根毛,卻又極為嬌貴,對水分要求極高,故其種子發芽率低而其幼苗死亡率極高,再加上長期以來因生態環境破壞導致結實變少,天然更新困難,已經處於瀕危狀態。
但相比其他同時代、同樣起源悠久卻已經滅絕的物種,伯樂樹能夠躲過第四紀冰期侵襲,跨過漫長的歷史一直延續到今天,可以說是十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