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1章 古人眼中的颱風(第2/2 頁)
畏”那樣,在韓愈眼中,颱風的破壞力可以說非常嚇人。
而古人使用颶風來描述颱風持續了一千多年,後來大約到了明末清初時期,也就是距今大約300多年前的時候,古人這種一直把颱風叫做颶風的傳統,忽然發生了一個奇妙的改變。
正是從明末清初開始,古人更多更頻繁地使用“臺[tái]風”來指代颱風了,這個“臺”字其實就是左邊一個風,右邊一個臺。
反而把“颶風”這個詞用來形容那些比颱風要弱一些的風暴。”
[電話手錶:臺?這個好像是繁體字。]
[的告訴你:古代用繁體字不是很正常嗎,不用才不正常吧……]
[第九世界:嘶,照主播這樣說,這個轉變是突然變成的啊!]
康強微微一笑說道:“後來在清代的筆記文獻中,古人就對臺灣地區的颱風颶風做過分類。
古人認為農曆正月到四月來的大風是颶風,而農曆五月到八月到來的才是颱風。
並且颱風比颶風要大,經常幾日幾夜,而颶風比颱風要急,突然爆發,來得快走得也快。
不過古人這種對颶風和颱風的錯位認知,跟我們如今參照西方氣象學的分類是不一樣的。
現如今在我們的氣象學定義中,颶風對應的是英文hurricane。
通常把在太平洋生成的,就叫做“颱風”;在大西洋生成的,就叫做颶風。
並且對中國人而言,颱風的英語typhoon是個又好記又親切的詞。
而根據研究,這個“諧音梗”很可能是漢語、阿拉伯語、東印度語和希臘語的結晶。
在希臘神話中,typhon是象徵風暴的巨人,這個名字被阿拉伯人保留並帶入印度,於16世紀以touffon的形式進入英語。
神奇的是,17世紀,toi fung也以近似的形式——toffoon——進入了英語,而這個詞普遍被認為是粵語“大風”的發音。
而自古歐亞非的交流便已存在,像這種殊途同歸的融合並非不可能。
如果不考慮語言流變,把“颱風”直接解釋為“來自臺灣的風”也有一定合理性。
在新中國成立以來,在登陸我國的超強颱風中,約3\/4在灣灣省登陸,花蓮縣承載的颱風登陸次數更是高居全國榜首。
一些初次登陸灣灣、二次登陸閩省的颱風,強度平均下降了30%。
並且由於受到臺灣島的阻擋,共有66個強颱風在二次登陸福建時減弱為強熱帶風暴。”
[還行吧手機:閩省:感謝海對面的姊妹。]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