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6章 或許,我是說或許(4k)(第1/4 頁)
“梁國公慎言。”胡惟庸表面上是在勸阻,可內心卻是早已笑開花了。
而且他心中知道像藍玉這樣的人,旁人越是勸阻,他就越逆反。
果不其然,只見藍玉大聲埋怨道:“上位這是在過河拆橋,當初為他打這天下,咱們淮西兄弟死了多少,如今大明剛承平沒幾年,就進行裁撤。”
“將軍們還好,起碼衣食無憂,下半輩子不愁。可下面那些弟兄們可就慘了,很多原本已經是百戶、甚至是千戶的兄弟,如今要不被裁撤,要不就是降級,甚至從大頭兵開始做起,那個真叫一個慘。”胡惟庸拿起酒壺,又給藍玉倒了一杯酒,開口道。
裁撤二十萬老兵,等於是裁掉如今整個大明七分之一左右的軍人,原先的軍隊編制自然也要改組。
一個百戶所,如果僅剩三四十戶人了,那麼百戶自然做不成百戶。
一般來說,原本的將佐軍官都要降一級,百戶變總旗,總旗變小旗,小旗重新從大頭兵做起。
因此胡惟庸這話倒是也沒有說謊,只不過他巧妙運用了說話的藝術。
而為了降低軍士們這種直接降級的觀感。
朱標在楊憲的建議下,還對如今大明的軍職進行改制,如今軍戶都沒了,自然就再沒有什麼百戶、千戶之稱了。
軍職直接套用後世模板,改為班、排、連、營、團、旅、師七級。
然後分別對各級軍職授與相對應的軍銜,軍銜則是共設6等19級。
元帥2級:大明三軍大元帥(皇帝朱元璋兼任)、大明帝國元帥(待遇正一品);
將官4級:大將、上將、中將、少將;(待遇正三品從一品)
校官4級:大校、上校、中校、少校;(待遇正五品到從三品)
尉官4級:大尉、上尉、中尉、少尉;(待遇正七品到從五品)
士官3級:上士、中士、下士;(待遇從八品到從七品)
士兵2級:上等兵、列兵。(無品級)
原先從小旗、總旗到都督一共17級,現在等於是多了2級,即便是減去老朱的三軍大元帥,也多出一級。
一定程度緩衝了將佐軍官降級的觀感,當然實際上降級肯定是降了,小旗職位還是沒了。
而且身為皇帝的朱元璋,等於是直接將兵權牢牢握在了手裡,對於這樣的改革朱元璋自然是舉雙手支援。
除了為了緩衝將佐軍官直接降級的觀感外,楊憲這麼做還有一個重要的目的就是強化軍隊的這種組織結構。
這點在楊憲看來至關重要,因為這是能夠真正改變戰爭形式的東西。
軍銜對於確定軍人在部隊中的地位和職權有著不可估量的作用,軍隊要正規化就必須要有軍銜。
在楊憲的建議下,新的大明軍隊,每一個軍人都有屬於自己的軍銜,同時針對每一個軍銜都製作相對應的佩戴袖章。
剛入伍的新兵是列兵,有殺敵的老兵授上等兵。
再往上從班長一直到師長,都有一一對應的軍銜。
也許一些人覺得有了軍職再設定軍銜,是脫褲子放屁,多此一舉的事情。
可事實卻並非如此。
舉個例子,一個指戰員調動到新部隊,對於上下級的隸屬關係不清楚,又沒有足夠的威信指揮部下,領導和軍官的身份沒有其他佐證,識別起來非常困難。
還有兩支軍隊協同作戰,也要講究一個軍銜對等,沒有軍銜的情況,很多合作就會出現問題,不利於發揮部隊的戰鬥力。
戰場上什麼都是亂的,一場大戰下來,不知要死多少人。
不同隊伍之間,在打亂建制之後,這些士兵們能夠在最短的時間裡,僅靠軍銜就拉起一支完整的隊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