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五九章 開幕(第2/2 頁)
柏林大學的一位教授,題目是“光生物物理”,沈光林去聽了,不太懂。
對於沈光林來講,這都是全新的學科,他以前從來沒有接觸過高階生物,即使是80年代的高階生物。
沈光林聽不懂絕不是因為這位曼斯坦因教授的德式英語比較怪異,而是他知識儲備確實不夠。
雖然沈光林有諸多缺點,但是他產生頂級論文的能力強啊,這是別人比不來的優勢。
正常學者想寫一篇頂級期刊的論文是非常困難的,如果以正常專案推進的方式去寫,沒個三五年時間生產不出一篇各格的論文。
甚至,有些觀測,追蹤類的論文需要十年幾十年的時間去積累,最後觀測的結果還未必是對的。
但是,在沈光林這裡,他簡直靈感爆棚,隨便一個觀點都是別人沒有研究過的方面,隨便一個方向都是全新的課題,這種天賦,簡直太傷人了。
沈光林不僅在國內,就是在國際上,都是特例。
甚至,有些扶桑人已經拿他和達芬奇做比較了。
達芬奇是什麼人?
他可不只是一位會畫雞蛋的畫家,他在物理,數學,醫學,音樂,建築方面的建樹也是極高的。
像機器人,直升機,計算器,潛艇,解剖都是他提出的概念。
當然,沈光林自家人知道自家事,他就是一個被高估的普通人,扶桑那邊也是誇張,動不動幾千年一見。
像四千年一見的白幼瘦真人其實看不得,這也不能怪藝人,2020那個年代的審美要求足夠瘦才行,不然上鏡不好看。
沈光林來不及思考更多,他要上臺了。
善戰者無赫赫之功這句話不適合用在科技界,只有在頂級期刊上刊載的文章多了,別人才會記住你,才會尊重你。
沈光林出道以來,短短兩年時間,作品無數。
無論是和小林誠合作的專案,還是他獨立自主研發的,還是實驗室獲得了的,夠的上一級的期刊論文已經超過了20篇,其中最頂級的科學都有6篇了,這是普通科研工作者一生也不能完成的成就。
沈光林的論文內容在會議之前其實已經下發了,組委會免費影印的,數量不少,起碼幾百份。
曼斯坦因演講結束並沒有走開,而是繼續聽講,他也想看一看這位來自華夏的學者要講些什麼。
因為這些天要準備演講,組委會發下的論文冊子還沒看過,因此在沈光林演講之前,他還在詢問他柏林大學的同事盧卡斯。
“沈的論文怎麼樣?你看了嗎。”
“假如真的能夠像他說的那樣,那將是一個顛覆。”盧卡斯說完,又補充了一句:“這簡直就像是在看科幻,太不可思議了。”
沈光林利用磁性治病的方法確實很新奇,很多人看了都覺得,這創意真棒。
但是,仔細一回想,這技術似乎不難啊,誰都能想到啊.
再一想,這能實現嗎?精準的把藥物送到需要的部位,太科幻了吧。
就操作思路來講,它真的並不出奇。
無非就是把一些藥物奈米化,利用它的一些物理特性,透過特殊的方式,送到需要的地點。
“我還沒看呢,我要趕緊看。”曼斯坦因趕緊翻開冊子進行觀看起來。
沈光林的演講要開始了。
臺下所有人都正襟危坐,楠開學術交流團的人與有榮焉。
剛才第一位教授演講的內容他們聽了,但是沒聽懂,這夥人就是研究光伏技術的,跟生物物理可不搭邊,混吃混喝混補貼,如是而已。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