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3章 量子干擾裝置的崛起(第2/3 頁)
給量子波生成模組。這些材料具備寬光譜吸收能力和高光電轉換效率,確保在各種光照條件下穩定工作。
· 儲能模組:整合了奈米電池和超級電容器,奈米電池採用固態電解質,具備高能量密度和快速充放電能力;超級電容器則用於瞬時高功率輸出,確保在高強度干擾時裝置具備足夠的能量儲備。
· 頻譜分析器:透過寬頻接收技術和快速傅立葉變換(FFt),實時監測周圍的電磁環境,動態調整干擾頻率,避免與己方通訊頻段重疊。
· 機器學習演算法:深度學習模型能夠識別並過濾己方裝置的訊號,確保干擾僅針對敵方目標。演算法透過大量電磁訊號樣本的訓練,具備高精度的訊號分類和噪聲過濾能力,適應複雜的電磁環境。
張宇組裝了一個初版的量子干擾裝置,外形僅有拳頭大小,配備了光子反應堆作為能量源。
他將裝置固定在一臺測試無人機上,準備進行初步實驗。
實驗室內的測試區域被嚴格隔離,採用多層電磁遮蔽材料構建,以防止外部干擾影響實驗結果。
同時,內部設有緊急斷電系統和遠端控制機制,確保實驗過程的安全性。
選用一臺智慧機器人作為測試目標,模擬敵方高科技武器的實際應用場景。
機器人配備有多種感測器和自主決策模組,具備實時響應和自適應能力,能夠模擬敵方無人機和智慧武器的行為模式。
張宇啟動了裝置,螢幕上顯示出量子波生成的實時資料流。
量子波生成中……
系統監測到量子隧穿效應啟動,量子波動的頻率和幅度迅速上升。
波束成形啟動……
微型相控陣天線開始調節各單元的相位和幅度,形成聚焦波束指向目標。
一陣看不見的波動擴散開來,測試機器人猛然一頓,眼部的光源熄滅,緊接著所有系統陷入癱瘓。
艾利斯彙報道:
“目標裝置的電子系統已完全失效,影響範圍控制在預設半徑內500米。”
實時資料分析顯示,量子波的能量分佈和頻率調節達到預期效果,未對周圍無關裝置造成干擾。
裝置的相位鎖定和自適應頻率調節系統有效防止了對己方裝置的誤傷。
張宇並未滿足於初步實驗的成功,而是持續最佳化裝置的效能。
他將干擾裝置與更多的載體結合,包括無人機和微型導彈,同時為裝置增加了頻率調整功能,以避免對己方裝置的干擾。
· 無人機平臺:透過無線模組,將量子干擾裝置整合到無人機上,實現空中遠端部署。無人機具備自主導航和目標鎖定功能,能夠精確將干擾波束指向敵方目標。整合模組包括輕量化的量子波生成器和可摺疊天線,確保不影響無人機的飛行效能。
· 微型導彈模組:將量子干擾裝置作為導彈的附加模組,導彈在接近目標時自動啟動干擾功能,瞬間癱瘓敵方裝置。模組設計為模組化介面,便於快速更換和維護,同時具備低功耗和高效能量轉換能力,確保干擾波在導彈飛行過程中穩定輸出。
· 動態頻率切換:裝置內建多頻段發射模組,能夠根據戰場需求快速切換干擾頻率,提升裝置的適應性和隱蔽性。頻率切換速度達到納秒級,確保在多變的戰場環境中保持最佳干擾效果。
· 干擾模式選擇:提供多種干擾模式,如廣域覆蓋、點對點精確干擾等,滿足不同戰術需求。廣域覆蓋模式透過全向天線發射量子波,適用於壓制大範圍內的電子裝置;點對點模式則透過定向波束,實現對特定目標的高效干擾。
經過多次實驗和最佳化,張宇終於完成了量子干擾裝置的研發。
這種裝置不僅便於攜帶,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