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七章 青州見甲(第1/2 頁)
故善戰者,立於不敗之地,而不失敵之敗也。——《孫子兵法·軍形》
五月,徐榮率三千士卒浩浩蕩蕩自水路出發,一應糧草經過地方存倉調動,沿途有驛傳快馬傳遞兗、徐等州郡配合調動。
尚書檯緊隨其後就明發天下討黃巾的理由。
青州於是緊隨其後,東萊郡太守蔡陽隨即調動郡兵,戒嚴小郡防區。
名為郡兵,實則為蔡陽私曲,蔡陽不願意自己的郡兵有損失,而朝廷也不願意蔡陽的郡兵做大,這才是朝廷不願就地調兵而是遠調涼州兵平黃巾的緣故。
涼州兵的驍勇就不必多言了,最重要的是,這群人不畏死!
東萊如果成為朝廷轉運重地,其重要性自然就不必多說了,這麼一塊肥肉,誰願意放出去?
行寬不懂其中深意,但朝廷命令,他自當遵從。
於是僅僅過了三五日,等待涼州兵即將到達北海國的時候,行寬試著查驗了港口的轉運記錄,然後就被蔡陽義正詞嚴的拒絕了,言及他是大鴻臚署的官吏,此舉無疑是越權。
行寬於是無功而返。
但此舉更讓行寬狐疑。
他乃是四月明經科士子出身,前大行令在先帝駕崩之後就退了,如今讓行寬這樣的前三甲居九卿官署內,無疑是作為九卿接班人培養的,見識自然遠超旁人,這幅作態,無疑是在告訴行寬,私調有鬼啊!
私調,即稅收、保管、漕運等等全由郡府諸曹負責,那麼地方長官必經管其事,實際權力不小,雖有“常條”、“經法”,郡縣地方官還是往往附加私調。
只是此刻畢竟剿黃巾為重,不能逼迫蔡陽過甚,行寬於是隱下不報此事。
五月初七,行寬拿著東萊輿圖來到官衙,一干曹吏似早有預料,已經早早的等待在府,見到行寬都是面露笑容,對之行禮。
行寬悚然,立即意識到了蔡陽已經將之監視起來了。
這是地方做大之後必然會經歷的一些問題,在大的方略調動上很難察覺這種變故,但如張純等叛亂的發生,讓地方意識到了朝廷對地方的無能為力。
但太守地位尊貴,位比三公,只有天子能夠處置,連持節的使者也不能隨意處置,行寬也不敢輕舉妄動。
行寬隱藏心意,對蔡陽照例行禮。
蔡陽也恍然抬頭,似才察覺行寬的到來,起身對行寬行禮。
“今聞朝廷興兵平叛,臣自當為朝廷牛馬走,填溝壑,未知尊使可有朝廷詔命?”
行寬不覺其中深意,輕笑一聲,“寬不過六百石吏,唯尊府公之命是從,哪有什麼詔命?”
蔡陽聞言,得到了自己想要的答案,於是也笑了起來。
二人玩笑之後,行寬面色一正,行禮道:“劉公領今上明令,需在東萊開設港口,以備海外使者來朝,蔡公不願上交轉運案冊,這是意欲何為?”
蔡陽哈哈大笑,也不猶豫,命令曹吏將案冊打包裝車,交給了行寬。
此舉讓行寬一時之間竟然有些摸不著頭腦了,不知蔡陽為何前後態度不一。
蔡陽似看出了行寬的疑惑,道:“臣世為漢臣,蒙皇帝陛下加恩太守之尊,既陛下吩咐,此臣之本分也。”
行寬自是不信的,但此時東西已經打包完畢,也就由不得行寬猶豫了,匆匆說了兵馬調動的事宜,蔡陽也一一領命。
見蔡陽態度的確大好之後,行寬只以為是朝廷兵馬所至,蔡陽懼怕而已,於是行寬不再深究,帶著案冊而去。
待人走後,郡丞有些不解的詢問道:“明府此舉未免太過......”
話沒說完,蔡陽瞥了他一眼,於是郡丞噤聲。
“年前就讓東萊豪強放回佃戶,上報田地,爾等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