會員書架
首頁 > 歷史軍事 > 三國:箱子裡的皇城 > 第八十六章 飛白書

第八十六章 飛白書(第1/5 頁)

目錄
最新歷史軍事小說: 重生:黃天當立,大漢赴死夭壽!穿成惡毒女配親哥了華夏風骨紅樓兩小無猜玉軒情三國:投奔劉備,反手截胡糜夫人史上最強八皇子說好敗家子,比朕都有錢?手機連大明,開局嚇懵朱元璋異世科技帝皇抗戰:從成為上海灘大亨開始三國之江山無限功高震主要殺我,我造反你後悔啥三叔是劉邦媚娘,我是假太監,你還讓我侍寢紅樓正經人華興傳密謀造反二十年,皇帝以為我在擺爛魏臣大漢永存救宋:從撿三個皇帝開始

蔡邕最大的成就之一就是創作了飛白體,據說這種筆法,

是他看到工匠用笤帚刷牆產生的靈感。

飛白書亦稱“草篆”。一種書寫方法特殊的字型。這種書法出自漢朝大書法家蔡邕,

因筆畫中有的似鳥頭燕尾,又似鳥頭鳳尾,

橫豎筆畫絲絲露白,飛筆斷白,燥潤相宜,似枯筆做成,故稱飛白書。

飛白書”,是一種特殊風格的書法。這種書法,筆畫中絲絲露白,

像缺少墨水的枯筆寫成的模樣,別有一番風韻。

這種特殊的書體,是東漢時著名的文學家、書法家蔡邕在一個偶然的機會發現的。

蔡邕,就是漢末著名詩人蔡琰,即蔡文姬的父親。

他不僅是位文學家,而且是當時一流的書法家。他寫的隸書,結構嚴謹,

點畫有俯有仰,富於變化,素有“骨氣洞達,爽爽有神的美譽。

漢靈帝熹平四年(公元175年),皇帝曾諸他與當時幾個著名書法家,

把儒家經典—“六經”文字寫在石板上,

立在當時的國家高等學府—太學門前,以供天下人學習參考。

有一次,蔡邕遵照皇帝的命令,寫作《聖皇篇》一文,文章寫好後,

按照當時的規定,由他親自送到當時的皇宮圖書館—鴻都門。

不巧,這一天鴻都門正好修理內部,大紅的宮門緊緊地關著。

只見一個工匠,用笤帚蘸著石灰水刷宮牆。由於答帚太大,

石灰水又很濃,所以刷完的牆一道黑一道白的,看上去很不舒服。

蔡邕此時由於進不了鴻都門,便佇立門下,觀察良久。

突然,好像想起了什麼事情似的,快步朝家走去。

回到家裡,他趕緊找來一些竹子,劈成細細的條條,

仿照答帚的式樣,綁在一起,做成了一支扁形的竹筆。

然後飽蘸濃墨,運筆時速度又較快,經過幾次刻怠練習,

終於創造出這種點畫中有一絲一條的露白的書體——“飛白書”。

後來,這種書體曾一度極為盛行。

尤其是當時的一些宮門的匾額題字,均採用此體。

時至今日,這種書體仍為許多書法名家所師法。

在研究“飛白書”的發展史過程中,筆者從典籍中查到由漢至清,共有57人,

因“飛白書”而名垂青史。其中,漢朝2人,三國3人,

兩晉9人,南北朝8人,隋代1人,大唐14人,北宋12人,明代1人,滿清7人。

從上列飛白書家中,我們不難看出:從漢到宋,

飛白書家的多少也基本上與其朝代的興衰及書法發展狀況成正比。

其中尤以兩晉南北朝及唐宋時期人數最多,出現了上至皇室帝王、

當朝卿相,下及書壇名家、僧道平民皆競相逞能,

萬般喜愛“飛白書”的喜人局面。但自積貧積弱的南宋起,

至蒙古入主中原的元朝和長達276年的明代卻僅一人,

就是滿族主政的清代飛白書家也為數不多,這是為什麼呢?

對此,我們不妨從社會學、心理學和美學以及史學中去尋找一些答案。

(一)“飛白書”興盛原因

1、特殊的趣味性和強烈的新奇感

從心理學角度看,人總是有著強烈的好奇心。當某種新鮮事物出現時,

它必然會吸引人的注意力,進而使人對它產生濃厚的興趣。

“飛白書”絲絲露白、筆道清晰、翻轉明顯的特點,有既不同古也不同今的強烈個性。

目錄
廢物皇子是毒士,叛出國門你哭啥葉羅麗:金手指是花之法典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