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零八章 進軍網際網路(第3/4 頁)
入的資源和精力肯定是最多的,但同期的歐洲也沒有閒著,歐洲的幾個國家同樣在網際網路基礎技術方面投入了大量的研究,並且擁有不少的成果。
ARpANEt最早只在燈塔國的本土,隨著燈塔國各大學和諸多的專家學者的加入,這個網路在軍事用途之外,更多的增加了科研和學術交流的用途。
同時ARpANEt的物理網路,在70年代也開始從燈塔本土向外拓展,1973年ARpANEt首次進行國際聯網,聯通了倫敦大學(英國)和NoRSAR(挪威),此後才開始陸續聯通歐洲和亞洲的其他節點。
隨著ARpANEt節點的不斷增加,為了規範ARpANEt的資訊傳輸,使得不同作業系統的計算機可以相互聯通,開始逐步建立起 tcp\/Ip協議((傳輸控制協議\/網際協議)。
1983年 1月 1日,所有連入 ARpANEt的主機都實現了向 tcp\/Ip協議的連線轉換,也確定了tcp\/Ip協議在網路互聯方面不可動搖的地位。
在這種通訊協議之下,每個網路內部可以各自使用自己的通訊協議,但在和其它網路通訊時就必須使用 tcp\/Ip協議。
這種基於 tcp\/Ip協議的網路,就形成了標準統一的公網,也最終導致了 Internet的誕生。
ARpANEt網路從設想到建設,都是由燈塔國國防部在主導的,其實本身是冷戰思維的產物,早期的應用目標也主要是為軍事服務。
隨著網際網路技術的發展,聯入節點的增多,ARpANEt網路上的科研和民用用途,也在快速的上升。而ARpANEt也因此被一分為二,ARpANEt和純軍事用的 mILNEt。
即使如此,ARpANEt仍然受到了燈塔國政府的控制,很多的應用都受到了很大的限制。
此時,一大批科學家呼籲實現燈塔的計算機和網路資源共享,以改進教育和科研領域的基礎設施建設,為此燈塔國國國家科學基金會(NSF),決定自己出資,利用 ARpANEt發展出來的 tcp\/Ip通訊協議,建立一個新的名為 NSFNEt的廣域網。
NSFNEt最初的目的,是鼓勵大學和研究機構共享他們非常昂貴的計算機主機,為更多的大學、研究所提供算力。
然而隨著各種應用的開發,使得NSFNEt逐步從算力共享網路,發展成資訊交流網路。
NSFnet對 Internet的最大貢獻是使 Internet向全社會開放,而不象以前的那樣僅供計算機研究人員和政府機構使用。
NSFnet的真正建成要等到1986年了,而直到全球資訊網在1990年被髮明出來,後世人們所熟悉的網際網路才真正開始成型。
網際網路的資訊傳輸方式,其實與郵政系統的包裹投遞系統有非常多相似之處,每一段在網際網路上傳輸的資訊,可以看成一個郵件包裹,在這個網路中被傳輸投遞。
要想使得這個網路能夠準確的完成資訊傳遞,接入互聯聯網的計算機,就需要有一個準確的地址編號,也就是Ip地址,由於Ip地址不容易記憶,後來又演化出與Ip地址相互對映的域名。
對這些遍佈全球的計算機進行Ip地址編號,就需要一個統一的編號方法,這就是網際網路通訊協議。第一個被廣泛部署的網際網路通訊協議版本,就是Internetprotocolversion4,Ipv4。
Ipv4於1981年9月釋出,但Ipv4只是一個編號的方法,還需要一個機構來執行這個方法,進行編號的賦予和登記,由此就有了網際網路根伺服器,根伺服器就是用來管理網際網路地址的主目錄。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