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章 俾斯麥,我是來求教外交問題的(第2/3 頁)
評價、看好的年輕外交家如此稱讚,就算隱藏許久的虛榮心,也竟然不由的冒出來。
帕麥斯頓子爵!
亨利.約翰.普塔爾,那可是現在大英帝國的首相啊,如果說現在全世界上,最受他敬畏以及升起膜拜心理的外交界裡面有幾個人?
眼高過頂的俾斯麥只佩服1個半人,其中半個是1859年已經過世的奧地利首相剋萊門斯.汶萊爾.馮.梅特涅。
梅特涅於1801年後成為奧地利駐薩克森、普魯士和法蘭西大使,並且在1809年後成為奧地利帝國的外交大臣。
在這個期間,他主持了神聖同盟,即奧地利、英國、沙俄、瑞典、以及德意志邦聯等一起建成了一個聯盟,來打敗了拿破崙一世,並且在1815年主持了代表歐洲打敗拿破崙一世後,歐洲格局的瓜分成果的維也納會議,會議就在奧地利首都維也納舉行。
數千歐洲各國政治人物匯聚維也納,堪稱現代史上的第一次,會議還開了半年之久。
他在1821年除了外交大臣這個職位外,他還兼任了奧地利帝國首相。
任內成為了‘神聖同盟’和英俄奧普的核心人物,親手推動了四大國的建立開啟了大國掌控歐洲時代。
他反對一切的民族主義和自由主義以及geming運動,在諸國形成了“正統性主義”和“大國均勢為核心的梅特涅體系(也被人稱為維也納體系),這個體系維持了30多年,直到1853-1856年的沙俄帝國和英國在克里米亞戰爭中打起來,四國同盟以及維也納體系的統治歐洲格局,才宣告瓦解。
但這時候的梅特涅已經在1851年就退出了政壇,直到1859年死去也沒有再出現在公眾人前。
俾斯麥對於梅特涅一直視為偶像級別的存在,特別是他的均勢外交,一直都是俾斯麥模仿的物件。
事實上,他現在用在普魯士身上的,也是如此做。
交好沙俄,特別是威廉一世的親妹妹夏洛特公主,還是當今沙俄太后的時候,亞歷山大二世母親;
同時緩和跟奧地利帝國的關係,讓兩國在德意志邦聯的框架之內,展開德意志邦聯的主導權之爭;
向法蘭西隱藏實力,讓拿破崙三世放低警惕,麻痺對方。
普魯士經過這些,把普魯士王國在其他國家眼中的威脅降到最低,讓其他國家進行內耗。
同時讓腓特烈王儲跟英國維多利亞女皇女兒聯姻,1858年迎娶了她的長公主維多利亞公主。
普英聯姻鞏固了普魯士對於別國的威赫力。
因此普魯士王國在各大國中地位十分穩固,讓人難以忽視的同時,又覺得是個難以產生威脅的國家。
這就是均勢外交,不過他的均勢外交更自私點,那就是那是相對於普魯士王國的均勢,而不是整個大陸,甚至就連英國也被他算進去,而不是梅特涅時期的,英國在維也納體系確立時,被英國佔盡了便宜。
等等!
俾斯麥若有所悟的看著皮爾森,比利時就是那時候英國一力主張,要求劃給荷蘭的,同時以此來,從荷蘭身上獲取了錫蘭島和好望角等海外領地,如今比利時在1830年脫離荷蘭王國,是受到英國支援成立了國家,而且還是維多利亞女皇的親舅舅利奧波德一世為比利時國王。
這對於荷蘭來說無異於被人打了很響亮的耳光。
他不信荷蘭那些人會無動於衷,也不信奧蘭治-拿騷王室會輕輕的放下。
而眼前的年輕外交家,這次的到來,那麼就可以讓俾斯麥尋到些許的脈絡。
果然年輕啊,不是前國王威廉一世那樣忍氣吞聲,也不像威廉二世那樣事不關己的樣子,更不想威廉三世那樣選擇躲避困難,這位荷蘭的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