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章 慶春社定國迎之洞(第2/5 頁)
對物資進行了清點,東西和數量都能核對得上,譙某一時好奇,看過你家的家譜,你啊,確實叫楊桂三。我等不告而入,請你海涵。”譙陵扶起楊桂三。
“不敢,不敢。”
“既然孩子急用,楊兄弟你快些取吧。”譙隆不好意思地說道。
楊桂三爬上閣樓,找到屋角的米罐,一股米香傳了出來,伸手進去,米絲毫未動,他眼淚一下就流了出來。
取了米,楊桂三準備出門:“楊大哥,你請等一等,咱們不告而入,實是冬天太冷,不過咱們可不敢睡你的床,都是用稻草茅草鋪地而睡。”譙陵說道。
“我知道,你們真是太好了,義軍啊。”
“我們是安民軍,自然要以安民為宗旨,為是補償你,咱們給周邊的土地都種上菜,還給你澆上了,另外給你院壩全部鋪設上了石板,打了一個石磨,還給你打了一床曬席,以後晾曬糧食就方便多了。”譙陵指著院子裡嶄新的石板院壩。
楊桂三走到院壩裡,欣喜若狂,他好早就想給院壩鋪上石板,打糧曬糧效果好,損失少,這個地方,就是相親,人家都得問你家院壩鋪石板沒有,有多大。可是人口少,缺技術,一直不能成功,如今嶄新的石板院壩就在院子裡擺著,怎麼不叫他高興啊。
“你看那邊的亭子沒有,這是我們剛剛給村子建的,亭子裡還有建了一口嶄新的大水磨,以後磨米磨面都不用自己費力氣了。”譙隆指著遠處的溪流邊的一個新亭子說道。
“你們真是仁義之師啊。”楊桂三激動地說。
“楊兄弟,這是我們應該做的。”
楊桂三走了一天,就從山上三三兩兩的走下來幾百百姓,先是老人下山來,在老人們的鼓勵下,青壯年和孩子們也下了山。
老百姓見安民軍秋毫不犯,看著翻修一新的院子,轟隆轟隆的水磨,還有一條新石板路將院中房屋串連起來,感動得直落淚。
炊煙又在巴嶽山升起,百姓逐步回來家中,楊家溝的族長楊之洞系泰昌年間的舉人,任巴嶽書院掌院多年,在遂寧、銅梁和大足幾個縣桃李芬芳。
這一日他找到李定國“老朽楊之洞,見過大都督。”楊之洞見李定國年紀尚輕,便不說拜見而說見過。李定國見他年紀已近六旬,一派儒雅氣度。“之洞先生賢名,如雷貫耳,晚輩仰慕已久,只是無緣拜識。”李定國連忙行禮,像楊之洞這類謙謙君子,未必有多少實用之術,但絕對可以影響世道人心,這就是所謂信仰的力量。
“之洞先生請上座,武水都,快給先生看茶。”李定國熱情地忙碌著,滿臉堆笑。
“大都督戎馬倥傯,還如此禮賢下士,楊某佩服。”楊之洞捋著鬍鬚高興地說道。
“安民軍以保境安民為要,之老乃巴蜀名士,社會賢達,定國正要向之老請教。”
“不敢不敢。”楊之洞自謙道。
“巴嶽山鍾靈神秀,安民軍到達後,急欲整治田園,恢復生產,只是不知道這巴嶽山適合什麼作物,有些什麼產業?”李定國疑惑道。
“哈哈哈,大都督不問蒼生,先問稼牆,倒是令老夫有幾分意外,不過也符合安民軍的作法。我回來後,看見了安民軍的努力,很得人心,只是你們長年征戰,於稼牆不甚熟悉,這都可以學習,容後老朽稟告大都督。”
“請之老知無不言。”
“今日老朽來,為的是明日春社之事,楊家溝鄉黨們回鄉在祠堂一聚,懇請大都督賞光。”
“之老盛情,李某感激不盡,定然赴約。”
楊之洞告別後,李定國便吩咐譙山為赴約備禮,第二日由譙山和武水都等人陪同赴約。
次日,春和日麗,楊家祠堂熱鬧非凡,祠堂下的院壩裡,架起了幾口大鍋,鍋裡熱氣騰騰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