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九回口而誦,心而惟,朝於斯,夕於斯。(第1/2 頁)
《晨鐘暮鼓:心之誦讀》
第一章:晨鐘清晨的第一縷陽光透過窗簾縫隙,灑在了書桌上的《三字經》,那泛黃的紙頁上,彷彿也染上了金色的光輝。李明坐在窗邊,雙手捧著這本書,目光專注地凝視著每一個字,口中輕輕吟唱:“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習相遠。”他的聲音雖然稚嫩,卻充滿了虔誠與堅定。這是他每天必做的功課,也是父親從小教他的習慣。“爸爸,我今天學到了什麼?”小李明抬頭問。“孩子,今天你學會了‘人之初,性本善’,記住,每個人生來都是善良的,但環境會改變我們。”父親慈祥地看著他,“現在,去外面的世界看看吧,用你的眼睛和心靈去感受。”李明跑出家門,步伐輕快而有力,彷彿要擺脫一切煩惱與束縛。陽光如金粉般灑在他身上,暖洋洋的,讓他感到無比舒適。他深吸了一口新鮮的空氣,空氣中瀰漫著青草的氣息和花朵的芬芳,彷彿是大自然在向他訴說著生命的美好。然而,在這美好的陽光下,李明心中卻湧起了一個深深的疑惑:如何才能做到“朝於斯,夕如斯”呢?這個問題像一團火在他心中燃燒,讓他無法忽視。他明白,“朝於斯,夕如斯”不僅僅是一種生活狀態,更是一種生活態度,一種對生活的熱愛與執著。但是,他也不知道該如何去實現這個目標。
第二章:暮鼓
傍晚時分,太陽逐漸沉向地平線,天空被染成一片溫暖的橙色,雲彩也被映照得如火焰般絢爛。李明獨自坐在寧靜的河邊,任由河風吹拂著衣角。他目光投向那波光粼粼的水面,倒映出他清晰的身影,那是一個平凡而又堅毅的形象,彷彿承載著歲月的痕跡與生活的歷練。此刻,他心中默唸著:“苟周身,惡之習,習相遠。”這是他深思熟慮後的堅定信念,也是他對自我提升與完善的不懈追求。他看著河水中的自己,在夕陽餘暉的映照下顯得有些朦朧,彷彿那是一個陌生的靈魂在眺望另一個世界的邊緣。那種深深的迷茫與對未知的嚮往交織在一起,形成了一種獨特的情感氛圍。一位滿頭白髮的老人悠然地走過來,臉上洋溢著和煦的微笑,他停下來,注視著前方,然後視線落在李明身上,輕輕問道:“小夥子,你在想什麼?”李明被老人的聲音拉回了現實,他轉頭看向老人,眼神中透露出深深的敬仰與疑惑。他猶豫了一下,然後開口問道:“我在想,怎麼才能做到‘朝於斯,夕如斯’呢?”老人聽後,眼中閃爍著智慧的光芒,彷彿是夜空中最亮的星星。他深深地吸了一口氣,然後緩緩地說道:“孩子,‘朝於斯,夕如斯’不僅僅是一種生活狀態,更是一場修行。在這場修行中,我們需要用心去感受生活的每一刻,讓每一天都像早晨一樣純淨。”李明聽後,陷入了沉思。他似乎在思考著如何將老人的智慧融入到自己 的生活中,如何才能真正做到“朝於斯,夕如斯”。
第三章:心之誦讀
夜幕深深,萬籟俱寂,李明獨自躺在床榻之上,四周瀰漫著一種沉靜而深遠的夜晚特有的氣息。他緩緩地合上雙眼,開始了沉思冥想。在一片寧靜的黑暗中,他的腦海中逐漸浮現出白天裡經歷的一幕幕場景,那是生活、工作以及與人們交往的點點滴滴。他回顧這一天,從清晨的陽光到黃昏的落寞,每一個決定、每一個動作、每一句言語,都如同電影畫面般在他眼前閃過。他思考著自己在面對挑戰時的反應,對待他人時的態度,以及處理問題時的決策過程,反思自己的行為是否符合內心的真實感受和價值觀。在這漫漫長夜的靜謐之中,李明問自己:“我真的做到了嗎?我是否真正地踐行了那個看似簡單卻充滿深意的‘心而惟’?”這三個字,是他一直秉持的生活原則和行動指南,但現在,他要深入挖掘,看看自己是否真正理解了其精髓,並將其貫徹到了日常生活的每一個細節之中。突然,一陣清脆悠揚的鐘聲在空氣中迴盪,那聲音如同天籟之音,直抵他的心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