會員書架
首頁 > 其它小說 > 三字經奇緣 > 第三十九回 作《中庸》子思筆,中不偏庸不易

第三十九回 作《中庸》子思筆,中不偏庸不易(第1/2 頁)

目錄
最新其它小說小說: 青梅和白月光有孕後,我反手迎娶女帝宮中美人皆作妖!港片:扎職洪興,開局推蔣家重生2014:我,刑偵之王放學等我,不幸的明遠同學我的出軌丈夫穿越鬥羅,意外成為唐三表哥鎮魂碑,冥王座算卦太準!惡毒女二說我重生了重生年代,福氣包在廠區吃瓜看戲憑武術,火爆娛樂圈斬神:盤古代言人,開局身化萬千器不壓邪心壓邪在終極世界覺醒劇情簽到系統一入玄幻馴異獸我願凌虛戀愛攻略小竹馬自我攻略荒島求生,最後我竟然成為了人生贏家?逐鹿記之奇門遁甲八零寵婚,冷麵硬漢夜夜解鎖新技能

自孔聖人逝去後,其學說如同璀璨的星辰,在四海之內綻放出耀眼的光芒。他的弟子三千,其中賢者七十二人,他們各承師道,將孔子的思想傳播到更廣闊的世界。在這眾多弟子中,子思孔汲尤為突出。作為孔子的孫子,他不僅深得儒學之精髓,更尤善中庸之道。他心中充滿了對祖父未盡之言的敬畏與嚮往,渴望將這些智慧著書立說,以傳後世。

在一個春風和煦、柳綠桃紅的日子裡,子思獨自一人靜坐於曲阜孔林之畔。他手捧著竹簡,心中湧動著對中庸之道的理解與感悟。他思及祖父孔子那句“中庸之為德也,其至矣乎!”的至理名言,深感中庸之道不僅是天地萬物執行的根本法則,更是人事處理的至理。在這片刻的寧靜中,子思決定將心中的感悟匯聚成《中庸》一書,以明此道。

【開篇明義】

子思,作為儒家的重要學者,他執筆著書,於卷首之處慎重地書寫下“天命之謂性,率性之謂道,修道之謂教”的核心理念。這一闡述不僅揭示了人性的本質源自天命之恩賜,更強調了個體應遵循其內在本性行事,因為這種順應自然本性的行為方式就是“道”的體現。

“天命之謂性”,意指人的本性是先天賦予的,是上天意志的直接體現,它包含了每個人生存與發展的根本原則和方向。“率性之謂道”,則是指個體在生活中,若能依循自身本性的指引,真誠無私,隨順自然,這就是在踐行“道”的精神實質。“修道之謂教”,則進一步說明教化的功能在於引導人們認識並完善自身的內在之道,透過學習、修煉和實踐,使個人的行為準則和社會責任更加和諧統一。

這十二個字,不僅是《中庸》這部儒家經典的核心要義,也是整部著作的基石所在。它們猶如一根提綱挈領的紅線,貫穿全書的始終,引領讀者在深入閱讀的過程中不斷領悟和體悟儒家關於人性、道德以及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的深邃智慧。

【中不偏,庸不易】

子思在《中庸》這部儒家經典著作中,對“中不偏,庸不易”這一深邃的哲學理念進行了深入而細緻的闡述。其中,“中”的概念寓意著中正、不偏不倚的處世態度,它並非簡單地指事物的中間狀態,而是強調在處理事務、做出決策時,既要避免過猶不及,又要尋求恰到好處的平衡點。這種中正之道是宇宙萬物執行的規律,也是人類內心世界應追求的理想境界,它要求人們在面對生活的起伏波折時,始終保持清醒的頭腦和穩健的步伐,既不過於激進也不消極保守,以達到個人內心和諧與社會秩序和諧的高度。

而“庸”則可理解為常道、恆常不變的大道。子思進一步解釋,“中庸之道”並非追求平淡無奇,而是倡導在日常生活實踐中,無論遭遇順境還是逆境,都能夠堅守內心的中正平和,始終如一地遵循道德規範和自然法則,不為外物的誘惑所動搖,不為困難的挑戰所屈服。這種持之以恆的中庸之道,使人能夠在人生的起起落落間遊刃有餘,從容應對各種複雜局面,始終保持內心的寧靜與堅定。

子思又言:“喜怒哀樂之未發,謂之中;發而皆中節,謂之和。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達道也。”這句話猶如一道璀璨的燈塔,照亮了人們在實踐中追尋中庸之道的道路。它告訴我們,在處理情緒、對待生活的過程中,應當在情緒未發作之前保持內心的平靜與理智,做到情緒管理上的中正有序;而在情緒流露時,應確保其表達適度、合乎情理,達到“和”的狀態。這裡的“和”並非簡單的和諧共生,而是指各種元素在相互作用中呈現出的一種和諧有序、生機勃勃的動態平衡。

“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意味著中正之道是世界的基石和根本原則,“和也者,天下之達道也”,則指出和諧是貫通世界的普遍規律與道路。這兩者相輔相成,共同構建了儒家

目錄
被迫走六種劇情武道修玄還珠之燕落凡塵我就是不講武德一人,一劍,一族,築人族脊樑!暗光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