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7章 安史之亂 上(第1/2 頁)
【安史之亂】
{安史之亂,到底有多可怕?
安史之亂是中國歷史上十分血腥的一場大叛亂,雖僅僅八年的時間,但他的戰亂死亡人數卻超過了3600萬人,比第一次世界大戰死亡人數的兩倍還要多。讓大唐足足損失了70%的人口。
經此空前浩劫,那個曾經傲視全球的大唐帝國,從此衰落。那個曾被無數世人嚮往的繁華長安,徹底失去了他的流光溢彩。
很多人對唐朝的瞭解到安史之亂就結束了。那麼到底是什麼引發了安史之亂,安史之亂又是怎麼樣演變的?接下來,讓我們追尋歷史的蹤跡,來一探究竟。
說到安史之亂,不得不提到一個關鍵性的人物,他就是唐玄宗李隆基。在執政前期,唐玄宗李隆基是一位治世明君,他一手將大唐帝國推向了鼎盛,建立了開元盛世,使唐朝成為了當時世界上的第一強國。
唐玄宗李隆基十分熱衷於開疆拓土,為了滿足唐朝擴張的需要,唐玄宗對唐朝的軍事體制做了重大的調整,將原來的府兵制調整為募兵制。
所謂府兵制,就是部隊依託於屬地,平時在屬地生產,戰時出征打仗,這樣可以節省軍費。府兵制的部隊,對將領的追隨程度不高,皇帝對軍隊具有著絕對的控制權。
而隨著唐朝的對外擴張,部隊遠離屬地,各方面問題很多。府兵制就顯得有些跟不上大唐的發展 ,於是,唐玄宗就將其改為了募兵制。募兵制就是國家來給軍餉,招募士兵做職業軍人,士兵專心訓練,專心戰鬥。這樣,部隊的戰鬥力能夠大幅度的提升。
到了後期,唐玄宗為了提高作戰效率,連發軍餉都嫌麻煩,他讓各地的節度使自己管理地方財政,自己收稅,自己發放軍餉。
所謂節度使,相當於現代社會的軍區司令,此時,唐玄宗忽視了一個重要的問題。那就是誰給錢,士兵就給誰賣命。
唐玄宗的這個募兵制做法讓各地的節度使逐漸成為了割據一方的軍閥,這為唐朝的中央政權埋下了隱患。這不能不說是唐玄宗的重大失誤。
然而唐玄宗卻並沒有覺得有什麼問題,他認為自己有足夠的政治手腕,完全可以掌控局面。或許唐玄宗的唯一缺點就是活的太久。
到了晚年 ,唐玄宗逐漸安於現狀,開始怠政,特別是遇到了兒媳婦楊貴妃之後,他更是講注意力轉移了,對朝廷開始不關心,將朝政大權甩給了宰相,致使大權旁落。
再加上各地的節度使擁兵雄踞一方,這時的唐朝已經步入了危險的境地。此時,一個叫安祿山的人出現了。
安祿山出身卑微,但他極其善於揣摩人心,早年,他投身軍旅,在這裡他遇到了人生當中的第一個貴人,幽州節度使張守珪。
憑藉著深諳人情世故的能力,安祿山被張守珪收為了義子,此後安祿山在軍中不斷的獲得晉升。
公元740年,安祿山被封為平盧兵馬使,此後,為了加快晉升的步伐,他將賺來的錢用於賄賂朝廷大臣們,於是,朝臣將安祿山引薦給了唐玄宗。
憑藉著生性乖巧和高情商,安祿山逐漸獲得了唐玄宗的賞識,有一次,安祿山進宮見到太子,他竟然不行禮,旁人提醒他行禮,他卻問太子是什麼官啊?我只知道皇上。
此事傳到唐玄宗的耳中,唐玄宗甚是開心。此後已經四十五歲的安祿山,居然請求年僅二十九歲的楊貴妃收他為養子。
此外,體重三百斤的安祿山還為唐玄宗跳起了胡旋舞。這讓唐玄宗龍顏大悅,透過這一系列的騷操作,唐玄宗對安祿山的好感和信任不斷的升高,最終安祿山被封為漢陽,平度,河東三鎮節度使和御史大夫。
這就讓他一個人掌握了唐朝三分之一的精銳兵力。伴隨著大權在握,安祿山的野心也在不斷的擴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