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9節(第1/3 頁)
才德顫抖著手,探過鼻息,終沒能忍住,伏在榻邊痛哭失聲。
楊瓚退後兩步,雙手交疊,擎在額前,深深揖禮。
門外,趙榆停住腳步,聽到室內哭聲,單手握緊長刀。
半晌,楊瓚手持文書,從室內走出,啞聲道:“才指揮使臨終遺言,三子隨軍北上。”
趙榆點了點頭。
回頭望一眼內室,光線昏暗,楊瓚喉嚨似被堵住。
楊土,弘治帝,才指揮。
穿越以來,見多生死,仍痛楚難捱。
“孫連……”
“僉憲寫一道手書,即可押其入京。”趙榆道,“交北鎮撫司提審,取得口供,今生今世休想翻身。”
“本官這就去寫。”
當日,才指揮使的死訊傳遍衛中,孫同知的惡行,亦被錦衣衛張貼內外。
軍漢都有血性,常年戍衛營州,雖不比薊州等地,一樣和韃靼拼過刀子,玩過命。
聞才指揮死訊,得知孫連所為,無不咬牙切齒,恨不能啖其血肉。
才方三子腰束麻帶,主動請命,欲北上禦敵。
“堂上嘗言,為國殺敵,護百姓安樂,乃官軍本分。今韃靼叩邊,我兄弟請纓,願隨監軍北上,浴血搏命!”
三人為首,衛中三千餘人,凡能舉刀者,競相請命,皆願往北。
楊瓚同趙榆商量,以才指揮使留下的文書為憑,選出能戰者八百,馬伕廚夫等三百,即日往北。
“本官已上疏朝廷,言明衛中諸事。”
才指揮身死,孫同知押往京城,營州左屯衛現由兩名僉事掌管。先時依附孫連之人,現多心驚肉跳,不敢隨意露面。
軍情緊迫,楊瓚沒有時間一一追究,只令番子下去傳話:“凡與謀者,本應問罪。然逢需人之時,如主動請纓北上,或可功過相抵,求得網開一面。”
打一棒子,給個甜棗。
哪怕棗核太大,硬得崩牙,為求生路,也要硬著頭皮吞下去。
才指揮使不死,事情還有轉圜餘地。偏人死了,更有臨終遺言,送三子北上。
兩相對照,孫同知直接被比成塵埃。
押解入京,下錦衣獄,必死無疑。
先時依附於他,架空才指揮,如今事發,朝廷追究,肯定不會有好下場。楊監軍給出另一條路,哪怕是九死一生,也要搏上一搏。
活下來,依舊官途有望。
死了,念在拼死殺敵,應會免去前罪,不至累及家人。
想得透徹,便存赴死之心。
這些曾貪慕權勢、排擠同僚的將官,心念一轉,再無懼生死。更將拿起刀劍,成為軍中先鋒,當先同韃子拼命。
正德元年,十二月丁未,楊瓚率一千八百人,自營州左屯衛出發,直奔鎮虜營。
過牛欄山時,遇大雪封路。
伯府護衛做回老本行,兩人一隊,充夜不收探路。尋不到山民,竟抓來一夥山賊,命其為大軍引路。
“山賊?”
看著一身皮袍,露出兩條花胳膊的大漢,楊瓚半晌無語。
山賊充嚮導,該說錦衣衛果真不拘一格?
“可信得過?”
“僉憲放心,山寨老小都被押來。”
趙校尉按住山賊肩膀,五指用力,威脅之意昭然。
在楊瓚跟前,幾人很是收斂,話也有所保留。事實上,為抓到這夥山賊,費了眾人不少力氣,一個護衛還被陷阱傷到。
抓到山賊頭子,趙橫就放出狠話。
“帶路不帶?”
“老實帶路,事情好商量。敢不老實,老子的刀可鋒利得很!”
賊匪盤踞山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