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1節(第2/3 頁)
在岸邊,目送官船走遠,回身對上狗皮膏藥似的倭人,只能仰頭慨嘆:天將降大任於斯人,必將苦其心志,勞其筋骨。
為國為民,嚴給諫拼了。
謝狀元出使,楊探花剿匪,動靜都不小。但兩者加起來,也沒有顧榜眼鬧出的事影響大。
顧晣臣在朝鮮活動兩月,朝鮮國君竟被推翻!
見到朝鮮送回的官文,禮部官員揉了兩遍眼睛,才確認自己沒看錯。
聯想起江南和倭國傳回的訊息,忽生出跟不上時代,被後浪拍死在沙灘上,當回家種田的感慨。
第一百零四章 感激涕零
朝鮮冊封世子,國君即位,皆需派遣使臣,奏請明朝皇帝敕封,否則便是名不正言不順。
按照後世的話講,不被官方承認。
李氏朝鮮嚮明朝稱臣,年年納貢。請封的世子國君,兩個巴掌數不過來。國君廢位之請,還是首次。
當然,官文上不會如此寫明。
明擺著是大臣聯合起來,逼國君退位,交出印璽,迎其弟入景福宮。體現在文字上,則變成“世子夭亡,國君哀慟成疾,以致身不能動,無法處理政事。知己不能為,國內一干事等,俱託於弟。”
奏請最後,幾乎字字泣血。
“臣痼疾難愈,政事承託親弟。請上國允臣之請,許臣退位,冊臣弟為朝鮮國君。則國事不怠,百姓不憂,親情不失。”
顧晣臣的密信,先奏請抵達神京。
禮部官員知曉內情,再看奏請內容,只能連連搖頭。
印璽交出,人圈禁在內宮,國事一概由臣子處置,辭位奏疏都是他人代寫。一國之君落到這個地步,作為旁觀者,不曉得該可憐,還是覺得可笑。
奏請送到,自然不能壓下。
通政司蓋上官印,遞送禮部。禮部看過,當日交送內閣。經三位相公審議,方送入乾清宮。其上附有內閣意見,三個字:暫不許。
“國君之尊,非同小可,豈是說廢就廢。”
驅動者是顧晣臣,動手的卻是朝鮮大臣。據言先王妃嬪也起到不小作用。
這種情況下,事情能緩不能急,勢必要壓一壓,再行恩准。
“廢君之事未有先例,不可輕率。”
父子禪位早有先例,敕書極好下達。
兄弟奪權,難免讓群臣憶起舊事,英宗皇帝同郕王的奪門之變,仍如一根刺,紮在老臣心裡。
只不過,英宗之事,牽涉到土木堡之變,又有新舊文武爭權,從本質上,便同朝鮮廢君不同。且郕王臨危受命,於國有莫大貢獻,朝鮮新君不過是好讀書,聽話而已,如何能一概而論。
最終,天子同內閣達成一致,駁回奏請。
“俟舊主卒,方可封。”
甭管是否掌握國政權柄,得群臣擁戴,只要沒有明朝敕封,住進景福宮,也是名不正言不順。
同樣的,沒有明朝下旨,廢王仍是朝鮮名義上的統治者。新君和大臣,始終要好吃好喝的供著他,囚禁在宮內已是極限。流放乃至處死,想都不要想,更沒人敢冒險。
翌日朝議,朱厚照當殿駁回朝鮮奏請。
“敕朝鮮,王喪乃封。”
彼時,顧晣臣仍在朝鮮。以“國權動盪”之故,被朝鮮新君和大臣苦苦挽留,超過啟程日期,仍沒有動身。
“還請上使多留兩日。”
於朝鮮君臣而言,顧晣臣就是主心骨,是定海神針,萬不能讓他歸國。為此,更增派二十餘名護衛,明言保護,實際做何打算,彼此心知肚明。
“忘恩負義的小人!”
從頭到尾參與此事,王忠知曉內情,對朝鮮君臣的觀感降到谷底。
沒有顧司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