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3節(第4/5 頁)
嗎?
“諸卿,朕今日在這裡,可不是來唱獨角戲的。你們有甚麼高見,都說出來吧。”朱常洛復又開口催促,語氣已經有些不耐煩了。
雖然三黨和東林黨一向是爭鋒相對,但是遼東的事情,隨便開口,到時候要是出了什麼差錯,被人逮住了尾巴就不好了,因此非但東林黨沒動,三黨的人也沒動。
但是天子已經發火了,總要有人出來和稀泥表示一下。
前任首輔葉向高在萬曆年間已經辭官回鄉,此番回來,雖然又當上了吏部尚書,還回到了內閣,但是隻是閣老,首輔是方從哲。
方首輔作為如今朝中文官之首,當然要一馬當先平息天子的怒氣。
“陛下,當務之急,是要加派軍馬,收集糧草,否則,遼東危矣!”方從哲捋了捋下巴上的鬍鬚,慢吞吞地說道。
這回答當然不能說是錯,一般人看到軍中的戰報也都是這麼個反應,可是朱常洛卻不滿意。
“內帑撥到遼東的銀子還少嗎?滿朝的用度都緊著那邊撥呢!我大明廣有四海,若說用度、兵馬,可有什麼地方比不上建奴的?苦於朝中無將才,若能與朕一個武寧王、忠武王或是定興王,何愁天下不定?”朱常洛越說聲音越響,只是忍著沒有拍桌子。
他也不求戰神再世,朝中能出些白起、韓信、郭子儀之類的猛人名臣了,被追封為武寧王的開國功臣徐達,被追封為忠武王的靖難功臣、榮國公張玉,張玉長子,英國公一脈的開創者,被追封為定興王的張輔,能與這幾位媲美的人可不是沒有的,開國、靖難那時候一大批呢!而且他也不是說要完全一樣的,能力差不多的,總有這麼幾個吧?
嘉靖年間還出了戚繼光呢,晚明的時候,名將其實也有不少啊!
朱常洛想得很美,底下的大臣各個在心裡頭翻白眼,天子你想得挺美啊!
特別是掌中軍都督府、執掌京營,在武將中長立不倒的英國公一脈的現任英國公張維賢,忠武王、定武王都是他們家的直系祖先,可是被皇帝這麼一提,他站在底下總覺得有些尷尬。
他們老張家怎麼富貴起來的?
還不是靠張玉、張輔這倆父子兢兢業業地為朱棣做事,本身又確實有這麼一身過人的本事嗎?
雖說英國公一脈的特殊地位就是靠這兩位掙來的,他們這些後輩子孫雖然也算爭氣,但是功績也不能和二位祖先相比,上頭朱常洛懷念他們家倆祖先,是不是也有對他們家現在的表現不滿的意思?
朝中的幾個重臣,朱常洛是都記在的心裡的,何況英國公一脈地位特殊,他們家的國公傳了七代,這還只是英國公,最上頭的張玉最先受封的是榮國公,後來又被追封為忠武王,是不算在英國公一系的傳承世系的,張輔才是初代英國公,到現在,張家富貴了八代了,朱棣這一脈坐上皇位開始,英國公這一脈就跟著一起傳下去,地位很是特殊,也說明他們這一脈的人也確實深得聖心。
京營都讓他們握著呢,有爵位還有實權的,可是很少見的。
文臣們悶不吭聲,有資格入朝的武將也不說話,朱常洛之前說的話不就是在打他們的臉嗎?
好在朱常洛後頭補上的話讓他們振奮起來:“英國公與一眾將軍,素來忠君敬上,只是他們宿衛京城、保我大明江山安定已是勞心勞力了,遼東那邊的事兒,難道讓他們再變出幾個自己去處理嗎?這樣的緊急關頭,不是在遼東征戰多年的將軍過去,難以服眾,怕是也討不著什麼好!只可恨朝廷多年不知遼東的狀況,便是派了人去,也不長久。遼東經略的官兒,我看從瀋陽回來之後,袁應泰也不要做了,須得派個真正懂行的人過去才行。諸卿有什麼好的人選,都提一提。”
武將們被他這話說得開心,聽他提遼東,便曉得,聖上還是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