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節(第3/4 頁)
受的天生神力。
商人重鬼神,大商每年的祝禱儀式不知道有多少,但是祭祀祖宗的那一類,尤其莊嚴鄭重。
祭祀完了以後,王族這一家子就聚在王宮一起用飯。
除了帝乙和比干這倆一母同胞的親兄弟和他們的後代以外,出席這個家宴的還有先帝文丁的諸多庶子,子胥餘的年紀比比干小兩歲,已經受封了箕邑,號為箕子,除了他以外,文丁剩餘的兒子年紀都偏小,和子啟、子衍、子泉是差不多的年紀,就比子受要大一點。
王室的家宴並不只是簡單的吃個飯,因為帝乙的這些弟弟們未來長大了都要為他效力,剩餘的子啟、子泉這幾個孩子也都是大商的未來,他自然要好好考校一番。
子受表現出眾,並沒有因為叔叔、兄長、堂兄等人的年紀較長就的顯出不足來,他不僅學完了比干當年特地為子泉編寫的蒙書——這書後來因為比較簡單易懂,由難到易的程度更成體系而成為了大商王室專門的兒童啟蒙讀物——而且已經開始學習超出這個年紀的內容,追趕上子啟的進度了。
要知道,就連子泉和子衍,在學習進度方面都比他要慢一點。
子受的妖孽表現讓比干想到了他還在現代學習的時候,小學時候班上的那個別人家的孩子,從一年級到六年級,在他的記憶中,這人的數學基本沒下過100分,考98分老師都會問怎麼發揮失常了!
子受在身份方面原本就是有優勢的,這時候顯示出他的聰慧來,無疑加重了帝乙對他的看重。
大商現在的情況,太子是不能隨便立的,原本比干為子受說話,還有箕子,也在一旁幫腔,也沒能讓帝乙立刻下定決心立太子。
子受的年紀太小了,當年子歷幼年夭折給帝乙留下的陰影實在是太深刻了。
別說現在只是帝乙九年,子受才五歲,就是九歲都不保險,商朝的人均壽命比不上後世,子嗣存活率也不高,隨便一場病就可能奪走人的性命。
作為後世之人,比干當然知道小子受不可能那麼簡單就夭折,但是這個理由他能和帝乙說嗎?
不能啊!
但是反過來想想,也是可以的嘛。
子受還小,可塑性強,立為太子一點都不虧,就運算元受有早夭的可能,活到九歲以後,早夭的可能性就小了很多,難道四年帝乙也等不起嗎?
這個理由完美地鎮住了帝乙,當時他竟然完全沒想到太子夭折和普通王子夭折的重量級根本不是一個程度,完全被比干說服了。
當然了,他下定決心以後也想到了這個可能,但是因為要立子受為太子在腦海裡過了無數遍這個孩子的優點的帝乙已經完全不在乎了。
不就是賭嗎,他相信祖宗會保佑這個孩子的。
家宴過後不久,帝乙就宣佈了立三王子,也就是子受為太子的決定。
立太子這件大事當然要經過祝禱,而結果顯示大吉大利,帝乙自是大喜。
帝乙十年,子受被立為太子之後,帝乙再次宣佈召集外服官入安陽進行朝覲。
這也是在安陽進行的最後一次朝覲,帝乙已經決定在這一年正式遷都了。
之前幾年,擔任朝中內服官的卿士們都在新都朝歌——這裡原本被稱為沫邑,不過因為要作為新都存在,所以先帝的時候,就給這個地方取了“朝歌”的名字——安置好了家宅,帝乙每年也有好幾個月待在朝歌辦公,可以說準備都已經做好了,就等著遷都了。
姬昌這次除了帶著世子姬邑以外,還帶上了另一個兒子——姬奭。
姬昌這麼多兒子,特別有名的除了倒黴蛋伯邑考、武王姬發和周公姬旦以外,就是這個姬奭,他被稱為召公。
姬奭是周朝宗室,這是沒有問題的,畢竟所謂“殷道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