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0節(第3/4 頁)
就見到了曹丕。
司馬師:真是厲害了,我的丕公子!
改用一下武當張真人的臺詞,那就是不壞不壞,來得真快。
索性曹叡還是講幾分義氣的,沒把司馬師供出來,兩個人又串了供,說是因為覺得郭女王院子裡的花開得好看,一時失了神,才不慎跑到她那裡去的。
曹丕雖然對曹叡最近的心思心知肚明,但是看他今日沒有做出什麼出格的舉動,也就只是訓斥了一番,讓他不要過於放縱自己,而司馬師難得有假來拜訪,司馬懿又隨著曹操出門了,他比司馬師年長,可不能帶壞人家。
即便是從司馬師這個外人的角度來看,也能看出來,曹丕對兒子還不如對看得順眼的親族、友家小輩好。
曹操雖然對自己的那些養子很好,待遇都要比上親兒子了,在張狂的何晏那裡,就連曹丕都要吃癟,但是那好歹也是養子,更何況,曹丕沒有成為太子,還不是曹操諸子裡最得寵的,最被他看重的兒子。
而曹叡是曹丕的嫡長子,曹丕對他的態度卻漸漸的有些冷淡,可見他們的父子關係出了問題。
曹叡自己恍然未覺,但這是因為曹丕還沒有年齡足與曹叡相爭的兒子的緣故。
曹叡現在也有幾個庶弟,但是因為年歲未足,和司馬昭都不能玩到一起去,更談不上對他有什麼威脅了。
但是未來,曹叡的這些弟弟們是會長大的。
而曹丕冷待長子,也未嘗不是因為長子在曹操那裡更為得寵,父子之間相處的時間不多,感情疏淡的緣故。
說起來,若不是曹丞相又一次點兵出征了,曹叡還真沒有時間想著怎麼對付自己父親的小妾——而對於要安邦定國的男子來說,與父親後院的女子計較,且這個女子並沒有威脅到他的性命、地位,這就有些過了。
曹操出征,去討剛在蜀中那邊站穩跟腳的劉備去了,司馬懿隨行,臨行前託付二公子看顧一下他家,這才有司馬師這日出現在曹丕府上的情況。
司馬懿有七個兄弟,他們兄弟八人號稱“司馬八達”,司馬懿行二,前頭有個哥哥司馬朗。
司馬氏兄弟之間感情還算好,但是年齡相差得大了,後輩子孫又沒有住在一起,不同兄弟之間要麼中立要麼有下寶支援的物件,要麼乾脆就只是做個小官,反正司馬師覺得自家和大伯府上的往來不算多,大概是因為已經分家了的緣故,住得也不算近。
至於為什麼司馬懿要把司馬師託付給曹丕,他就真的說不準了。
曹操領大軍出征,無論疆域擴充了多少,只要能勝,對他們來說那就是好事。
只是當年赤壁之戰的時候曹魏元氣大傷,孫劉兩邊的聯盟又還算穩固,實在不能輕易動手,眼看著,在曹操這代一統天下的希望已經愈發渺茫了。
建安二十年,張魯降,曹軍得漢中之地,因劉備力拒,還師。
在曹軍徵漢中的同時,因為劉備已經得了益州,所以孫權遣諸葛瑾討還荊州,劉備不給,孫權大怒之下遣兵,連下三郡。
劉備腹背受敵之下,將三郡之地以東的地盤盡給孫權,專心應付曹操。
孫權得了劉備的承諾之後轉攻合肥之地,被曹氏大將張遼襲擊,若非手下大將搭救,怕是已經命喪黃泉了。
前頭的戰報傳回來,除了具體的戰爭成果之外,就是一句出自於曹丞相之口的名言“人苦於不知足,既得隴右,復欲得蜀”。
卻說司馬懿在曹操得漢中後進言,讓他儘快進攻蜀地——因為劉備用詭計破劉璋,之後又在益州未穩之時起兵與孫權相抗——被曹操用這句話懟了回來。
司馬師作為司馬懿的兒子,當然要擁護自己的老爹。
在他看來,司馬懿說得還是很有道理的,蜀中民心未附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