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9章 五尺道改變朱提郡(第1/2 頁)
臨立半空,下方的鋼鏈橋兩側鋼鏈,用了粗麻繩綁縛固定,參照了朱提城南面,堂琅江鋼鏈橋的經驗,安全和穩定性大幅提高。兩側橋頭處都有小吏收費,降落下去,小吏和過往行商連忙跪下,口中自稱“臣民”、“小人”之類,“仙師君王”的名諱倒是很一致。
“本王看看,你們只管忙自己的事。”
大部份人好奇多於畏懼,親眼看到仙師君王,是一件幸運的事情,沒人敢上前搭話,但是會竊竊私語。
“怎麼收費的?”
小吏欲跪下回答,伸手阻止了。
“人、馬都按一文錢。”
小吏艱難地吐出幾個字,本王看著很和善,有什麼好怕的。
“一天能收多少?”
“少則兩千文,多時有三四千文。”
提到錢,小吏順口了許多。
“只收人和馬匹,貨物不另收錢?”
“不收不收,因要專人照看這裡,才收取一文錢,郡守大人原本不打算收費。”
每天通行千人以上,一年收費不到千兩銀子,沒有專人照看維護,鏈橋上並不安全。對面橋頭大喊“過過過”,一杆紅色旗幟舞動了幾下,這邊也拿起紅色旗幟揮動回應,開始放行。果然出門靠吼,五米寬的橋面,幾乎很少見到馬車,馱貨物的馱馬卻不少,單邊放行最穩妥。
“可有不聽指示搶道的?”
“仙師君王,這是觸犯您的犯上大罪,沒人敢如此膽大妄為。”
小吏說的很順暢。
“仙師君王,請看這裡!”
“U”型橋墩旁,搭有一個簡易木棚,放置著兩塊石牌,打磨的算精緻,橫置的刻著“飛仙橋”三個大字,豎置的刻著“仙師君王親築”六個大字,石牌前有香爐,插著三根香,顯得有些不倫不類。
“仙師君王,堂琅江上的鏈橋叫做昇仙橋,鬱烏縣可渡渡口的橋叫做望仙橋,可還是咱們朱提郡最先望到仙師君王。”
話說多了以後,小吏越說越流利,完全沒有最初的緊張。
“朱提城現在如何了?”
“仙師君王,朱提城可熱鬧了!”
旁邊有行商沒有過橋,一直在旁圍觀,插言說道。
“說說怎麼熱鬧法?”
“小人周正凱,做棉布小生意,近大半年跑烏蒙縣和朱提城段,眼瞅著朱提城人越來越多,現在怕不是有上萬,幸虧小人出手早,城內買了塊地…”
做生意的人嘴皮子利索的多,一年多時間,朱提城已不是當初兩三千人的小城,發展到了上萬人。五尺道從僰道到昆明,兩千里路程,大多數行商是分段跑,中間形成朱提城、鬱烏城和味城三個大的中轉點。朱提城因為巨石築城,最富有特色,深受行商歡迎,大有趕超味城的架勢。
朱提大量種植氎花,顏色沒有棉花雪白,但紡織出來的棉布,比起麻布好的太多,紡織業隱隱有起步的趨勢,連帶著拉動原有的細羊毛紡織。朱提還有多種優勢,草海養馬匹,南廣縣出產煤,南昌縣鍊鐵,堂琅縣煉粗銅。單單是粗銅,因隋國政策允許州郡製作銅錢,朱提郡爭取到被監製的機會,經濟實力得到提升,何況當地還生產朱提銀。朱提糧食以玉米、土豆為主,有錢後自然會購進大米、粗麵,以及益州的其它特產,形成經濟迴圈。
目前朱提縣戶籍人口已經翻倍,達到4萬餘人,主要是從山裡出來的三苗人,或從興古郡遷徙而來的僚人。五尺道僅僅擴充到五米寬,修了三座鋼鏈橋,就帶來這些變化,要想富先修路,誠不欺我。
沒有到瓶頸之前,朱提郡還會不斷發展壯大,什麼時候出現瓶頸不清楚,憑修仙術法擴寬道路的事情,本王絕不會再幹。
馭空離去,巡視完七百里朱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