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得罪魏國全員後我走上了人生巔峰_分節(第1/2 頁)
敢套禰正平麻袋,這幾人真乃勇士。
感嘆過後,他又生出一分怪異的念頭:禰鄭平身手不凡,怎會被這幾人套中麻袋?是因為人多勢眾,還是禰正平一時不慎,善遊者溺?
曹操壓下這一疑惑,再問線人:禰正平找這幾人是為了什麼事?
以他對鄭平的瞭解,鄭平雖屬於記仇的那一類人,卻恩怨分明。一段恩怨結束後,他不會再做糾纏,亦不曾得理不饒人、得勢便欺人。
曹操略覺奇怪,便多此一問。得到答案後,他更加意外——原來當年禰衡被套麻袋並非巧合,而是一個叫秦綽的小人被韓氏族人買通,慫恿其他看不慣禰衡的市井之人暗算禰衡。
早前定下的蓄意傷人罪變成了蓄意謀害罪,謀害的還是縣侯。當地縣官重新受理此事,在證據確鑿的情況下,他還需與銅鞮縣的縣官對接,對那邊的犯人進行口供的採集。
這個案件該怎麼改判,縣官心中有數。但茲事體大,他還是決定暗中請示曹操,這才有了這封密信。
曹操與鄭平如今並非敵對關係,自然不會徒增二人之間的不快。他讓縣官秉公行事,縣官得令後,立即更改案宗,讓首惡伏誅,其餘人罪增一等。
沒過多久,曹操徹底掌握了董承等人的罪狀,一舉發難,以雷霆手段誅殺董承為首的“衣帶詔”事件的參與者。
朝中勢力迅速洗牌,隨天子南遷的舊都官員式微。
劉備早就知道“衣帶詔”事不可為,但他仍心存一分僥倖,猶豫再三,終究踏上了董承那艘破船。
如今破船已沉,他果斷欲逃,卻被早有準備的曹兵攔住。
曹操聽從荀攸、郭嘉等人的提議,知道劉備“不可縱”,因此早就佈下天羅地網,將劉備擒住。
就在眾人以為諸事皆定,劉備插翅難逃的時候,那個不知在何處混吃混喝的左慈突然出現,以詭異的身手與障眼技法救走了劉備。
聽到訊息的曹操大怒,砸碎了一地的杯盞,派出精兵,誓要將劉備追回。
結果追回的不是劉備,而是袁紹驛過來的一紙檄文。
這篇檄文名為《為袁紹檄豫州文》,由陳琳所寫,字字如刀,把曹操從頭噴到腳,幾乎是將他的臉面放在地上踩。
若是兩年前的曹操,或許會為了這篇檄文氣得“垂死病中驚坐起”,“頭風病復發又氣沒”。
而此時的曹操,在經過鄭平日復一日的毒舌淬鍊後,已強大了精神,增強了抗體,收到這封檄文時只是面無表情地讀完,唸了會兒《道德經》就丟火盆裡燒了,動作格外熟練。
此時正是多事之秋,正值建安五年。
第62章狂士楚歌
雖然曹操對檄文的反應沒有袁紹意想中的那樣強烈,但是曹操並沒有真正地轉為佛系,對袁紹及其槍手陳琳的行為有著強烈的不滿,並不打算息事寧人。
因為陳琳那篇檄文的毒辣與犀利,曹操第一時間想起了某人。再次升起“以噴制噴”的念頭只在一瞬間,曹操仍記得上回對付左慈時的傷敵八百、自損一千,頓時血脈崩張,血壓上升。
作為一個合格的梟雄,他從來不支援損人不利己的做法。然而他在腦中搜羅了半天,發現若是要以牙還牙地回敬袁紹那方的檄文,鄭平是最合適的人選。
論言語之犀利,近日來逐漸狂態內斂的“禰衡”興許已丟擲了魁首之位,但論氣死人不償命的功夫,只要“禰衡”自稱第二,無人敢自稱第一。
因此曹操猶豫再三,在燒掉手頭的檄文後,還是讓人重新找了一封過來,一邊謄寫,一邊派人去找鄭平——
誠然,損人不利己非明智做法,但是隻要鄭平“損”袁紹與陳琳,就算他曹操獲利了。
至於被反噬挨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