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得罪魏國全員後我走上了人生巔峰_分節(第1/2 頁)
鄭平自不會與李進多作解釋,只敷衍地道:“同音罷了。”
李進也覺得是這樣。如果鄭平說的不是假話,那麼那三人應該不是“凡弱小普”,而是“璠”、“璞”之類的同音字。就是這諧音太過巧合……
他再次懷疑地眄了鄭平一眼:“你真的沒騙我?”
回答他的是鄭平聽不出任何情緒的反問:“你說呢?”
李進猜不出來。
“罷了罷了,我料你也不是。暄兒那麼禮貌體貼,怎麼可能有你這樣的哥哥。”
“你在幫‘暄’找人?”鄭平想起他與李進的初次相遇,“當時你穿過林道是為了找人……我還以為你想找的是你的族弟李典。”
“那臭小子有什麼好找的。要不是他隨曹操行軍,曹操的前將樂進被敵軍追擊,我怕臭小子英年早逝,才不會管他。”
李進言語中透著幾分嫌棄,眼神卻悄悄往鄭平這邊瞥。
“暄兒全名郭暄,安平郡人。他找的兄長名為韓衡,乃晉地名士……聽聞有陸通之風,歌而向孔。”
李進說的後半句話聽起來有些莫名其妙,但鄭平已明白了他的試探。
陸通,即楚狂接輿。《論語》中有一個十分出名的典故“楚狂接輿歌而過孔子”,這個楚狂人就是陸通。陸通乃是春秋時期的狂士,裝瘋賣傻不參與朝政,特地跑到孔子面前長歌,用歌警示孔子,這正是李進所說的“歌而向孔”。
“有陸通之風”,就是說這韓衡也是個狂人,隱而不仕。
“歌而向孔”,或許指韓衡和楚狂一樣,雖然本身狂行避世,但存了提點義士之心;又或許……僅僅是字面上的意思——
向姓孔的人唱歌示警。孔聖人已仙逝多年,這“為之歌者”自然不是孔子,至於是誰……
鄭平低頭瞥了眼身上那件出自孔家繡孃的出行便服,接下這道送分題。
“郭暄如今身在何處?”
顯然李進已經早有猜測,不然不會在林中多次引他自報姓名,又在知道他來曹營後,第一時間跑了過來,將郭暄的存在坦然相告。
李進放鬆了下來:“你終於承認了。郭暄在兗州,接了孔家的密信,知道你前幾日出行,正準備歸家。她算出行程,讓我在必經之路等你……”
“家中出了什麼事?”
鄭平突然出聲詢問。他即將歸家,郭暄只用在家中等他就好,何必大費周折找人半路上截他?定是目的地有什麼變故。
李進被問得一愣,驚訝地看了他一眼:“確有變故。不過具體是什麼變故,暄兒沒說,等你見到他,問問他就知道了。”
鄭平頷首,不再多言。
李進走後,鄭平安然躺下,
借曹操給的這頂帳篷午睡。
良好的休息有助於調養身體,他現在是有(狂)病在身之人,自然要好生休養。
——當然,這只是明面上的原因。哪怕沒有經過商榷,鄭平與曹操都對他暫時留在曹營這件事心照不宣。
鄭平有他暫時留在曹營的理由,而曹操,以他多疑的特質,即便知道鄭平給的軍/情大機率是真的,也無法徹底打消心中的警惕與疑慮,在軍/情的價值得到證實之前,把鄭平放在眼皮子底下是最好的選擇。
鄭平這一覺從晌午睡到了下午。除了睡前找他攤牌的李進,期間沒有任何人過來打擾。
午憩醒來後,鄭平找帳篷外的守衛要了一份哺食。
曹操沒有在口糧上為難鄭平的打算,但也不會為了他特意準備一份精細的食物。曹操讓守衛給了鄭平一份普通兵員食用的乾糧,本以為依照鄭平的身份,他絕對咽不下去,還會認為自己故意為難他,沒想到鄭平面不改色地收了,且根據附近親衛的彙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