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頁(第1/2 頁)
&ldo;為什麼一定要把別人拉進來呢?&rdo;羅蘭的口氣裡含著某種不滿。&ldo;難道我們就不能像以往那樣單獨完成這件工作?&rdo;這種偶爾發生的意見不合,成了他們之間最突出的矛盾。他的意見總是帶有老者的謹慎,而她的意見則帶有年輕人的急躁。
&ldo;你不懂。&rdo;他說。每當他這樣說時,她總是感到很委屈。因為他對她的態度很像阿拉伯人在男權社會裡對待他們的女人的態度。她早就瞭解了別的世界,在那裡女人們爭取到了她們的權利,要求得到平等的對待。她是被兩種世界‐‐西方世界和阿拉伯世界夾在中間的人。
羅蘭的母親是英國人,在二戰後的多事時期裡,她曾在英國設在開羅的大使館做事。那時她結識了羅蘭的父親並嫁給了他。他當時是納賽爾上校手下的一名年輕官員。這是樁無法持久的婚姻,羅蘭還未成年,她的父母便分手了。
她的母親堅持要回英國,回到約克去生羅蘭,因為她要讓自己的孩子具有英國國籍。她和丈夫分開後,羅蘭依舊是在母親的堅持下,被送回英國讀書。但羅蘭每次放假都回到開羅和父親在一起。她父親當時仕途得意,終於在埃及政府裡謀得了軍職。由於對父親的愛,羅蘭一直把自己看做是個埃及人而不是英國人。
她的婚姻也是父親一手安排的,她嫁給了杜雷德&iddot;阿&iddot;希瑪。這是他去世前為女兒做的最後一件事。當時她已知道父親活不長了,她心裡毫無違背父親的打算。但是,母親對她的教誨使她反感科普特人包辦婚姻的傳統,只是她的血統和家庭,還有教會,都約束著她。她只得預設這種安排。
後來證明,她同杜雷德的婚姻並不像想像的那樣令人無法忍受。相反,如果從未有過浪漫的愛情經歷,她甚至會感到非常幸福和滿足。不過,在上大學的時候,她畢竟和大衛有過一段私情。
到最後,當大衛遵從父母之命,離開她而娶了一位英國的金髮女郎時,他把她腦袋裡所有的騷亂和狂熱,以及頑固的幻想,全都掃蕩一空了。
她尊重杜雷德,也喜歡他。但有時候,她在夜裡仍無法壓制自己的青春慾望和情感。
杜雷德還在訴說著什麼,可她卻沒聽進去,儘管她試圖聽清他在說什麼。&ldo;我已經對部長再次說過了,可我並不認為他會相信我。我認為,納胡特已經說服了部長,使他相信我的腦子不正常。&rdo;他憂鬱地笑了笑。納胡特&iddot;古德比是他的副手,此人很有雄心,和杜雷德交往密切。&ldo;無論如何,部長說,沒有政府資金可用,我只能尋求外部援助。所以,我又一次考慮了可能的資助人名單,把名單壓縮到了四個人。當然啦,還有那個蓋迪博物館,可我從來不願和非個人的大型機構打交道。我寧願向某個人求助,決定倒是不難做出的。&rdo;他說的這些羅蘭都已聽熟了,但她仍然順從地聽著。
&ldo;再說那個馮&iddot;席勒先生,他有錢,也對這工作感興趣,但我對他了解得少,無法完全信任他。&rdo;他沉吟著說。羅蘭聽慣了他的自言自語,已經知道他要說什麼。
&ldo;那個美國人呢?他倒是個有名的收藏家。&rdo;她預先說了出來。
&ldo;彼得&iddot;沃爾斯很難共事的。他的收藏癖已經把他搞得失去理智了,他讓我有點害怕。&rdo;
&ldo;那麼,還有誰勝任?&rdo;她問道。
他沒有回答,他們兩人都知道這句話的答案。他轉過頭去,瞧著桌子上散開的資料。
&ldo;這看上去挺普通的,也挺常見的。一支老捲軸,幾張照片,幾個筆記本,一份列印稿。真不敢相信,它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