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頁(第1/2 頁)
相比之下徐蟄的態度就自然很多,李淵敬完酒後,他也拿起酒杯先敬了幾個將軍,然後是李瑗和李孝恭,最後才是李元吉和李世民。
「沒想到二郎與四郎的酒量都不算好,日後到了軍中,也要多加剋制,免得誤了大事。」
李元吉罕見地紅了臉。
李世民苦笑:「太子莫再打趣臣弟了。」
徐蟄道:「孤祝你們旗開得勝,早日歸來。」
豳州北邊就是突厥的勢力,朔方(陝西的一個地名)又有梁師都的軍隊,很容易發生摩擦,即便距離長安不遠,也算不得安穩。
李世民與李元吉齊聲道:「多謝太子!」
二人領兵離去,李孝恭那邊也與李靖、李世績、黃君漢兵分四路前去南方討伐輔公祏。
待眾人離去,朝中群臣也少了大半。
李淵喊徐蟄過去具體商議遷都的事情,徐蟄只能前往,與他分析利弊,再言明哪些人會反對,哪些人會拒絕。
「遷都乃是大事,父皇即便做了決定,也該昭告天下。如今朝中肱骨大都身處異地,父皇不妨等眾臣歸來再宣佈,免得他人多想。」
李淵被這個理由說服,欣慰道,「我兒有心了。」
豳州之行不過一個月就結束了,秦王與齊王歸朝,令派其他將領統領士兵駐守邊界。
徐蟄的假期也早就結束,迫不得已上了二十幾天早朝,每天下了朝還有作業。
官制又改了,三公六省、御史臺、太常、光祿、衛尉等需要重新安排。還有新的律令,在隋文帝律法的基礎上又增添了五十三條。租庸調法也有變化,這關係到兵役、土地、收稅等,都需要逐步推進實施。
徐蟄每天做作業做到昏天黑地,就算有李綱和魏徵的幫助,也總是有解決不完的事情。
李淵確實重視他這個太子,什麼事都過一遍他的手。除了朝堂上的變化,還有各地軍事。徐蟄連睡覺的時間都大大縮減,哪裡還有多餘的心思對付李世民?
他琢磨著得加快程序,快些結束這個世界,再待下去,不用李世民兵變他就要猝死了。
這段時間的努力也很有成效,朝臣們見太子勤勉,無不開口誇讚,認為大唐有此儲君,必定能夠繁榮昌盛,李淵也對他越來越滿意,平時都想不起來還有個二兒子在外地給他賣力。
李世民一回來,就感受到了不同尋常的氛圍。
他迅速召集了房玄齡、杜如晦、侯君集等人瞭解當今局勢。太子支持者眾,只賺軍功已經很難與他抗爭,必須要有其他的計劃才行。
長孫無忌道:「趁早下手,免得錯失良機。」
李世民猶豫不決。
太子似乎沒有趕盡殺絕的意思……可天下基業,半數由他親手奠定,他心有溝壑,就這麼放棄,真的甘心嗎?
就算他不在乎自己的志向,也要考慮觀音婢和孩子們,還有追隨他的人。
太子一時失去記憶,性情溫和如初,可是他身邊的李元吉和魏徵等人,都不是軟弱之輩,必定會諫言斬草除根。況且太子失憶只是一時,若是記憶恢復,身邊這一干人,他當真能保住嗎?
長孫無忌勸道:「殿下,不要再猶豫了。」
李世民輕輕嘆氣,搖頭:「再等等,我想與太子見一面。」
……
徐蟄最近發現宮內的率更丞有些不對勁。
率更丞是負責計時的官員,名叫王晊,一般情況下是不會見到他的。徐蟄也只是在休息的間隙偶爾遇到他。
之前也曾擦肩而過,王晊態度從容,禮數周到,本職工作也做的不錯。現在偶遇徐蟄,他卻緊盯著地面,站姿僵硬,一看就有不對勁的地方。
徐蟄派人查了查,發現王晊果